端午节吃粽子应节应节制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种各样的粽子又成为应节热品,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枧水粽……五花百门,琳琅满目,在过节的时候让人大饱口福。不过,粽子虽然香糯可口,但由于粽子是由糯米制成,黏滞难消化,从保护脾胃的角度看,再美味的粽子都不宜多吃。糯米难消化,老幼不宜
粽子虽然美味,但多吃对身体没什么益处。粽子大都用糯米做成,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少吃为妙。
市面上南方和北方粽子风味不同,其变化主要在粽叶和馅料的不同,馅料有甜有咸,有素的也有肉做的,血糖高者不能吃甜的馅;血脂高者要注意粽子中的肥肉和含油量;高血压患者吃太油、太咸都不好。
粽子中的糯米是对消化影响最大的因素。糯米与大米的营养成分很接近,从理论上来说,大米和糯米都可以作为主食,为什么人们选择大米作为平日的主食呢?“最关键的是,对人类的消化功能来说,糯米比大米更难于消化。”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南院院长陈国成说,糯米和大米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含量也差不多,但是糯米难消化得多,其实差别就在这淀粉上。大米的淀粉以“直链淀粉”为主,只有约20%是“支链淀粉”,而糯米的淀粉几乎100%为支链淀粉。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差异,糯米加工后的食品比大米更黏,而人体的唾液和胰液淀粉酶能完全消化直链淀粉,对支链淀粉却消化不完全。所以,吃糯米制成的食物,常常都会感觉消化不良。
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糯米黏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同样,有胃肠道疾病或体弱者最好少吃,以免消化不良加重胃肠道负担。
血糖不稳定,少吃粽子
广东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粽子除了选用优质糯米外,粽子的馅料也大胆用料,喜欢加上肥猪肉、蛋黄等口感浓香的食材,这就使得粽子所含的脂肪、蛋白含量更高。应遵循“少食多餐,适可而止”的原则,每次不宜食用过多。
同时,陈国成院长提醒,血糖不稳定的人也需要少吃糯米食品。大米饭的血糖指数是56,而糯米饭的血糖指数是87,远高于米饭,这意味着吃糯米比吃大米更易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对那些要求血糖平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糯米不是好的食物。此外,“枧水粽”里面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匀,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糖尿病患者应慎吃。
另外,陈院长还建议以下这些人最好少吃粽子——
粽子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
患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最好少食,过于油腻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
Tips:
吃粽子时,最好能配一杯清茶,这样可以有助于糯米的消化。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道蠕动,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