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电影同天上映 端午档能否成“小金矿”
端午节三天小长假里安排看一场电影,是很多人的必然选择。仅在6月21日一天,就有《悬赏》、《擒爱记》、《车手》、《潘多拉的宝剑》、《黑暗中的救赎》等七部电影上演抢钱好戏。端午节电影档里,《车手》和《痞子英雄》卖相俱佳,被认为是最贴切“端午档”的影片。如何突破重围,在端午档期鹤立鸡群呢?专家认为,端午档期已经渐渐被电影人重视,但是对于这个档期的内涵还挖掘不够,“端午节并不是大片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反映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电影更容易赢得观众。”
冯小刚(微博)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美,档期意识已深入人心。“他们的电影行业在每个周末及节假日前都会推出一系列电影。所以节假日前一晚的电视上铺天盖地都是电影广告,吸引观众第二天坐到影院去。”
十多年前的《甲方乙方》首创内地电影年末“贺岁档”概念后,内地电影业也渐渐建立起档期概念。目前,贺岁档和暑期档已成为国内电影档期的两大“金矿”。但“金矿”的火热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从前一年电影票房的收获看,影片过度扎堆已经造成中国电影档期冷热不均、两极分化严重的市场现象,不仅浪费影片的节目资源,也损害电影片方的基本利益。
影评人俞剑红介绍说,“在美国,电影档期被平均划分为冬、春、夏、秋、岁末五档,在这五大档期之上又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形成了细分的市场档期,如万圣节档、复活节档等。电影市场根据每一个档期的观众口味制作拍摄不同影片。甚至有电影投资方会根据不同档期观众的需求来专门拍摄制作符合档期风格的电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国内市场对于传统节日档期的开发还在起步阶段,中秋节档期和清明节档期已经在市场开发上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不过,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开发经验,把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和档期概念相结合,开发出我们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小档期。”
自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设立为新的法定节假日,便有电影人士呼吁:不如以此为契机,推陈出新,结合国产电影的放映,打造新的中国传统节日档期。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传统节日的档期并没有被充分利用。”院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电影人市场触觉并不敏锐,也比较谨慎,害怕担风险。如今火爆的情人节档期也是经过几年的观望才形成的。随着档期概念渐入人心,电影人也开始在端午节发力。
面临即将到来的热闹的端午档,到底如何打好“有准备之战”呢?电影策划人高军(微博)认为,必须挖掘端午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每一个档期都只有火爆的大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内涵,让电影的内涵与之呼应,才是正道。
提起端午节,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食物和一个场景——吃粽子,赛龙舟。民俗专家认为,赛龙舟早已成为中国许多地方过端午时最热烈的庆祝活动,它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
“一部电影和档期无限贴近,才能制造出好的效果。”电影《车手》的发行方表示,《车手》这部电影从开始拍摄就瞄上端午节档期,为端午节量身定做,《车手》是第一部。赛龙舟是在水上比快慢,而《车手》则是陆地上比生死。“我认为,两者体现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本报记者 陈滨 J07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