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南瓜具有耐寒和低温生长较强等特性,可进行冬春早熟栽培、春季早熟栽培、春、秋露地栽培。冬春反季节栽培应用棚膜覆盖及多层保温设施,早春栽培可用小拱棚半覆盖栽培,秋季栽培前期尽可能应用防虫网,后期应覆盖薄膜保温。不同栽培季节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现以华北地区春季早熟栽培为例,简述如下:(1) 育苗 在华北地区,早春南瓜育苗在日光温室或阳畦中进行,育苗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2) 浸种催芽用100℃热水烫种5秒钟,立即对凉水降温至30℃,浸种4~6小时。其间
用30℃温水淘洗种子2-3次,除去种子表面的黏液。种了捞出后晾2小时,待种子表面干爽后催芽。催芽时温度保持28~30℃,36小时左右,种子胚根显露,俗称露白,即可播种。
(3)播种用56孔育苗盘育苗。装盘前,每1立方米育苗介质拌40%多菌灵粉2千克消毒。用清水喷洒育苗介质,使其含水量达70%。育苗介质装盘时,杯口预留2厘米的空间。每育苗杯播1粒发芽的种子,上覆2厘米厚的膨化蛭石,然后用地膜盖严育苗盘。也可采用催芽直播大田的方式,播种期华北地区在4月中旬,即掌握在当地晚霜过后出苗即可。
(4)苗期管理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18℃。当60%的种子拱土时,撤去
地膜,白天温度降至20~25℃,夜间12~15℃,以防幼苗徒长。待心叶2厘米长时,白
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左右。育苗期间每5天喷一次清水。幼苗2叶1心时,
带育苗介质定植。
(5)整地施肥定植田立冬前后要深耕晒垡,既风化土壤,又能消灭部分地下害虫,定植前10-15天浇水造墒。南瓜根系发达,需肥量大,要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鸡粪3000千克,饼肥15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硫酸钾25千克,基肥撒施一半,另一半施入定植沟。沟间隔2米、沟宽0.6米、深0.5米。挖沟时,上层生土与下层熟土分放,回填时,将熟土与肥混匀填入沟底,再填生土,耙实。然后沟上起垄,垄宽0.8米,高0.2米。
(6)田间管理
①定植4月上、中旬定植,按株距0.5米在垄上挖穴栽植,随后浇定植水。
②肥水管理幼苗发新根开始生长时,浇一次透水,中耕后,覆盖地膜。植株长到5叶1心时,每667m2追施尿素15千克、硫酸钾5千克,随即浇水。甩蔓后严格控制施肥浇水,加强中耕,防止徒长。当70%植株第1瓜坐稳后,每667 m2追施腐熟的鸡粪500千克。第2个瓜坐住后,再浇水一次,以后注意保持地面湿润,可促瓜蔓发生大量不定根,防止植株早衰,有利于植株第3个瓜的生长。
③栽培管理定植后,以保温增温为主,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不能低于10℃。早春遇到寒流天气时,要加小拱棚,或临时加盖瓦片或纸叠成的纸碗。甩蔓后要及时进行整枝压蔓打杈。单蔓整枝注意及时去掉所有侧枝,双蔓整枝一般在5片真叶时打顶,留两条强壮侧枝,通过压蔓引导植株有序生长,充分发育不定根并充分利用光照。有条件可进行搭架栽培,搭架栽培既方便农时操作,又通风透光,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利于红南瓜转色。第二或第三个瓜坐住后,留3-5片叶后应及时打顶,以保证养分供给生长中的南瓜。生长后期一方面要给红南瓜适当遮荫,以免强光照射,转色不好或发生日灼,另一方面要注意垫瓜和适当翻转南瓜,改善果实色泽。
(7)病虫害防治
A病毒病
瓜类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在我国凡是种植瓜类作物
的地区几乎都有发生,特别是南瓜、西葫芦病毒病在田间发病最早也最重。北方地区以花叶型病毒为主;江淮地区近几蕨叶型病毒病发生较普遍。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红南瓜的产量和品质,表现为结瓜数明显减少,商品瓜重量变小,使外观艳丽的红南瓜变成了红黑相间的花脸南瓜,有些病毒病严重的植株所结南瓜甚至出现黑皮南瓜,南瓜表面也变的凹凸不平,有的布满了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完全丧失了南瓜固有的商品性,给种植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症状识别侵染葫芦科的病毒有10多种,由于病原种类不同,所致症状也有差异。主要有花叶型、皱缩型、黄化型和坏死型、复合侵染混合型等。花叶型植株生长发育弱,首先在植株顶端叶片产生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斑驳,叶片变小卷缩,畸形,对产量有一定影响。而皱缩型,叶片皱缩,呈泡斑,严重时伴随有蕨叶、小叶和鸡爪叶等畸形。叶脉坏死型和混合型,叶片上沿叶脉产生淡褐色的坏死,叶柄和瓜蔓上则产生铁锈色坏死斑驳,常使叶片焦枯,蔓扭曲,蔓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引起田间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绝收。2.侵染循环南瓜病毒病由病毒侵染所致,主要有3~4种病毒在南瓜上复合侵染危害。因病毒的种类较多,越冬地点也较复杂,有的病毒可在多年生杂草上和越冬蔬菜上越冬,有的病毒可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借助蚜虫或白粉虱传毒,也可靠摩擦进行传毒,病毒能够侵染的寄主较多。
3.发病条件天气干旱,蚜虫发生严重时,病毒病发病重。温室白粉虱发生多,病毒病也重。田间杂草多,不能及时除草,水分供应不足,植株长势衰弱,发病也重。田间管理粗放,人为传播,都可加重病害发生。
4.综合防治技术
(1)种子处理种子干热消毒,用干热恒温箱先以40℃处理24小时后,再在18℃下处理2~3天,可减轻种子带毒率。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可使种子表面携带的病毒失去活性。
(2)培育无病苗选用无病土作床土,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并严防蚜虫和白粉虱
进入苗床为害幼苗和传毒。
(3)积极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一次喷药防治,做到幼苗带药定植。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早铲除田间地头的杂草。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量增施磷钾肥。及时
浇水,防止干旱。结瓜后,应带肥浇水。
(5)防止人为传播及早拔除病株,放入塑料编织袋内,带到田间外深埋。手摸病株后应用
肥皂洗手后,再进行农事操作。病株和健株应分别管理。
(6)喷药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
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药,连喷2~3次,每667平方米每次喷药液50~60千克。
(7)注意事项
①对于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药剂用于防治,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种
子消毒和消灭蚜虫、温室白粉虱,防止传毒是关键措施。
②有条件的地方,苗期可用S52弱毒疫苗接种。
(8)蚜虫
蚜虫又称蜜虫、油虫、腻虫、蚁虫、油汗等,是蔬菜生产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重的一种害
虫,也是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6毫米,分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体色因种类不同和季节变
化,有黄色、黄绿色、灰绿色、墨绿色、红褐色等类型。头部较小,腹比较大,呈椭圆球状。2.发生规律在露地南瓜上,一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即5~6月和9~10月,平均气温在23~27℃,相对湿度在75%~85%时,为害最重,繁殖最快。由于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保护地内温度及湿度条件又适合蚜虫生存为害,所以形成保护地到露地,又从露地迁回保护地的周年为害方式。
3.病害特点成蚜和若蚜群集在植株嫩叶及生长点处,吸食植物汁液,受害部位出现褪绿小
点,使叶片卷曲变黄,重者枯萎,造成植株全身失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枯死。蚜虫
还可分泌出一种蜜露,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又可诱发煤污病,更为严重的是,蚜虫是多种蔬菜病毒的传毒媒介,导致蔬菜病毒病发生,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综合防治技术
(1)清洁田园在早春杂草萌发之际,喷洒除草剂灭除田间地边的杂草。南瓜收获后,应及
时清除田间的残枝败叶及杂草,深埋或烧掉。
(2)培育无蚜虫壮苗在育苗期就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受到蚜虫为害。有条件时,可以采用带药定植的方式来防蚜。
(3)尽量避免和其它瓜类作物在一起种植,尤其是早春季节,西瓜和黄瓜都较早定植在棚内,植株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蚜虫和粉虱,极易传播到南瓜幼苗上产生病毒病危害。
(4)棚室内灭蚜定植前,棚室内每667m2先用10%杀瓜蚜烟剂300~350克,或22%敌敌畏烟剂500克,在傍晚时分,密闭棚膜,进行熏蒸,杀死棚室内的残留蚜虫。也可在花盆内盛上锯末、稻草等物,再洒上敌敌畏,用几个烧红的煤球点燃,进行熏蒸。每667 m2 棚室需用80%敌敌畏乳油0.25~0.4千克,第二天早上通风,然后再定植。
(5)驱避蚜虫法利用银灰色薄膜驱避蚜虫。
①地膜覆盖按铺地膜要求,整好菜地,用银灰膜代替地膜进行覆盖,然后定植。
②小拱棚法可用银灰膜代替普通膜覆盖小拱棚,或在小拱棚上拉银灰膜条。
③遮阳网法可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
(6)诱杀法 可用长1米,宽0.2米的纤维板或硬纸板,先涂一层黄色广告色或黄色油漆,待干后,再涂一层有黏性的黄色机油,把此板插到田间,高出作物30~60厘米,每667 m2
地插32~34块,每隔7~10天重涂一层机油。
(7)喷药防治
①有机磷类杀虫剂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
~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喹硫
磷乳油2000倍液。
②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用2.5%功夫乳油3000~5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③复配杀虫剂可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乐氰乳油1500倍液,或60%敌马乳油1
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倍液。
上述药剂,可在蚜虫初发生时,喷雾防治。每667 m2每次喷药液50~75千克,酌情防治2
~3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