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谈《白鹿原》:我常问自己能否演好经典
http://n.sinaimg.cn/ent/transform/20170418/J1yK-fyeimrn2850704.jpg张嘉译
齐鲁晚报讯 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传奇史诗大剧《白鹿原》,4月16日晚开始首播,为2017年现实主义大剧的回归增添浓重的一笔。在该剧中担纲艺术总监并饰演男一号白嘉轩的张嘉译,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书面专访,他表示,在接演经典文学作品《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时曾问自己,“能不能演好?演不好就退下来,不要糟蹋这个作品。”
《白鹿原》
不仅属于陕西
齐鲁晚报:你最早知道《白鹿原》这部小说是什么时候?对这部作品是否有着身为陕西人的独特情感?
张嘉译:大概是在上高中或者大学时。可能是陕西人读陕西小说的习惯吧,我通篇都是用陕西话读出来的,对里边的每句话都特别熟悉。
齐鲁晚报:但在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中,使用的是普通话。
张嘉译:对,因为这部作品是想传达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陕西,这部作品在所有华人心中都是有影响力的,而且陕西话完全理解起来也有难度,演员也不仅仅是来自陕西,而是全国各地都有,不想让他们在语言方面增加负担,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戏剧表达上,准确反映人物。
齐鲁晚报:由原著的50万字扩充到剧本的近百万字,剧本中哪些地方是最打动你的?
张嘉译:现在很多剧本都是主角人物很丰满,周边的人物就马马虎虎,这个我很不认可,我认为一个戏里每一个人物都要立住,这是我挑剧本最看重的一点。这部戏做到了这一点,每一个人物都很生动。
齐鲁晚报:相较于电影,你觉得这次改编成电视剧的优势在哪里?
张嘉译:《白鹿原》这个小说是很庞大的,而电影只是截取了其中一个段落,电视剧因为有足够的篇幅和长度,所以可以准确、完整地展现出这个小说的全貌。
如果年轻些
我想演黑娃
齐鲁晚报:刘进导演说他开始不敢接这部戏,怕拍不好会被骂,是你劝说他接拍这部戏的吗?
张嘉译:对的,是我们一起劝说的。这部作品关注度很高,有很多的小说读者,他们在看这部剧时肯定会拿小说做对比,所以这类作品的拍摄很难,我自己接这种名著也很谨慎。我自己本身就特别喜欢《白鹿原》这部小说,所以我接的时候也会问自己,能不能演好?演不好就退下来,不要糟蹋这个作品。现在影视圈经常出现疯抢名著的事情,然后仓促上马拍摄,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是在浪费资源,很心疼。
齐鲁晚报:片中大部分的拍摄是在祠堂中完成的,你觉得祠堂对白嘉轩意味着什么?
张嘉译:其实对白嘉轩来说,治理好他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并没有想得很大。我拍戏的时候也是,他对“继承”来说可能是一个坚守者,这个人物其实也没有多大的见识,但是他在某方面的悟性是很大的。
齐鲁晚报:《白鹿原》下一代角色众多,如果任你挑选,你希望扮演哪个角色?
张嘉译:黑娃!这个角色很丰富,人生经历跌宕起伏。
齐鲁晚报:这部戏的演员在开拍前一个月就住到了陕西农村体验生活,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张嘉译:我们希望这部戏可以拍出农村的质感,拍农村戏就要熟悉农村的生活,能够真的融入其中,接地气。其实这在以往的创作中都是必须的,现在可能因为拍戏效率等原因不太可能每部作品在拍摄之初都能做到这样子。我们这次住进农村里,男的就锄地、干农活、晒黑,融入到那样的生活,女的每天就是缝线、做饭、和面,我们就是要融进那个场景。
齐鲁晚报:有没有哪场戏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张嘉译:接这部戏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难度,整个拍摄过程我们用了五万多人次的群众演员,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有十几二十场的千人场面,一个闲散的聊天就需要几十人,这也是陕西人的习惯。我们希望努力还原,我们真是尽力了,非常累。
齐鲁晚报:这部戏的其他演员都说在这个组是一段特别好的经历,有时候大家也说一部戏成功的标准就是演员能够因为这部戏火起来。
张嘉译:一部剧的考量标准有很多,比如收视率、口碑,记住某个演员也是一方面。有几场戏他打动你了,很多年过去了,故事内容可能记不清了,但是这个形象还能让你有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一个剧能够出现一两个这样深入人心的角色,那就是很成功了。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如果这部戏他们能够成为最出彩的,那我们的戏也就成了。
□相关链接
剧组给陈忠实的信 “我们都是原上的人”
电视剧《白鹿原》开播当日,该剧的编剧申捷代表剧组公开了一封给原著作者陈忠实先生的信,满溢的怀念之情和痛彻心扉的遗憾,让人唏嘘动容,感慨不已,“白鹿原上有白鹿,世间再无陈忠实。”与此同时,该剧还曝光了一段读信视频,扮演“仙草”的秦海璐代表剧组同仁以读信的方式,表达对陈老深深的怀念。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先生病逝的消息震惊全国,更给《白鹿原》剧组带来莫大的悲痛和遗憾。申捷在信中坦言,他们曾经也浮躁过、怀疑过、彷徨过,但都有幸因为这部剧从四面八方走上这个原,并从此打上它的烙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骄傲地对别人说,“我们不苟且、不妥协,我们是原上的人!”
记者 倪自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