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称章子怡脸部欧美化 自己不会贸然拍大片
现在流行复出。过去三年,忙着办周刊,暂时放下了采访,原以为只是稍稍怠慢了娱乐圈新朋旧友,未曾想这种怠慢日复一日在心里积淀成了一种想念与愧疚。十年前推出的对话作品颇多遗憾,但今天回看亦是美好记忆。创业的日子里,还未成名的日子里,我们曾一起成长。初衷不改,今天我依旧是抱着与人学习与人交友的态度,在《主编会客厅》来会一会大家,讲讲你们过去这些年的打拼故事也好、成功成名经验也好。总之,来者不拒——谢晓贾樟柯
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3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5年拍摄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之后的《小武》,他的独特视角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在国际广受好评,也成为国内小资青年的追逐对象,贾樟柯一举成名,确立了第六代导演领军地位。
谢晓
南都娱乐周刊执行主编。活跃在采访前线近十年,曾推出明星对话录《嘴上的娱乐风暴》。
贾樟柯已经住下酒店,我晚到了,推门进去,他立刻站起来笑脸相迎,情感上似乎应该是个拥抱,但我最后还是理性地伸出手去。握了一分钟。 —谢晓
采访助理_本报记者 谭晚兰摄影_本报记者 马强
大概有四五年没见贾樟柯了,各忙各的。他的影片一部一部地上映,我们的周刊一年一年地受人关注。去年他让助理寄了本他的新书《贾想》给我,签着名让我指正,实际上不可能指正什么,但心里很受用。哎,这么多年了,他的名气地位怎么变,却还是那样,不改一贯的谦虚作风。心里不禁也暖暖的,朋友并没有因为时间、工作的变故而淡忘。
这次他在拍《上海传奇》,听说我们周刊要办“时尚30年”颁奖活动,二话没说前来捧场。来到那天他已经住下酒店,我晚到了,他正接受我们记者采访。推门进去,他立刻站起来笑脸相迎,情感上似乎应该是个拥抱,但我最后还是理性地伸出手去。握了一分钟。感谢与友情尽在不言中了。
谈赚钱
“让钱跟着你走,我基本上能做到”
大概没人认为贾樟柯会拍商业片。在他的影片里,主角永远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观众也永远是相对固定的一群。可贾樟柯认定自己一早拍的就是商业片,《站台》就算。他的概念中,不是有票房才叫商业,一亿票房又算个鸟?制片人只能收到三分一,最终还得有个商业赢利模式!这样一想,他的影片还真算名利双收,让投资人静悄悄地赚得个盆满钵满,还一直享有“文化先锋”的赞誉。
谢晓:王小帅导演不久前在上海电影节上说拍商业片赚钱的导演不是成功的导演,你怎么看?
贾樟柯: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商业电影缺陷确实很大,很多都是靠明星效应,故事荒诞,经不起推敲。但在现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里,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制作模式,我觉得好电影是不分文艺或者商业的,只要有原创性、独创性。好电影还需要时间去印证,像《英雄本色》、《新龙门客栈》这些我现在看都觉得很好看。
谢晓:一直以来,你都是拍关注普通人还有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命运的文艺片比较多,会不会担心拍商业片毁了自己的名声?
贾樟柯:一点担心都没有。其实什么是商业片呢?我觉得就是一开始你就想要把它放到流通领域,《小武》是个意外,之前没想过会走到流通领域的,《站台》是转折,其实后来的多少有点商业片的味道了。
谢晓:很多导演都热衷于拍大片,这几年号称上亿的大片也蛮多的,你有没有想过拍部一亿的大片?
贾樟柯:解禁之后,钱一直在我身边穿梭,但我不会贸然去拍一亿元大片。不是为了故意和别人较劲,我只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譬如我拍完《上海传奇》我就想拍武侠片,拍完《三峡好人》之后我就想拍《二十四城记》,不会因为钱多就去拍一亿元大片。
谢晓:你拍的每部片子都挣钱吗?有没有亏本的?
贾樟柯:我的电影没有不赚的。《小武》时,我28岁,那时候没想到会挣那么多,后来拍《站台》时,我又把赚到的钱全部投了进去。《三峡好人》有超过50个国家买这部电影。我并不觉得钱是个困扰人的事,让钱跟着你走,我基本上能做到。我的电影没有不赚的,而且赚得还不少。
谢晓:像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都进了亿元俱乐部,很多导演也在以这个为目标,你怎么看?
贾樟柯:亿元很多吗?我觉得亿元俱乐部计算方法不对,抛开拍摄成本,也才3000万左右进账,这个数字对于流通领域来说是大数字,但对于制片界不是大数字。亿元的意义在哪?我的每部电影赚得都不少,实际收回来的钱很多,而且我赢得了时间成本,自主性,自己的创作节奏,还有作为导演的乐趣。
关于感情
“和赵涛合作到现在,不是有私心”
即使是关注八卦多过专业的娱乐圈,贾樟柯的感情也成为不了媒体的绯闻焦点。这样就逼得他只能以作品说话。当然,也可能是贾导并不希望张扬自己的私生活,喧宾夺主,并与媒体达成了某种默契。做到这点,不简单,要归功于贾式聪明与圆融。
谢晓:最近赵涛出演了电视剧《大生活》,你有没有看?她说,张国立对他的表演要求与你的很不同。
贾樟柯:没看,我从来不看电视。拍《大生活》的时候,她打过电话给我说起这些。确实,电视剧和电影的表现方式大不一样,电视剧需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哭,笑,闹啊,都要求表现得很明显,不然观众觉察不到,而拍电影镜头,只要你稍微皱皱眉头,观众就可以看到你的情绪变化。另外,电视剧是流水线制作,要求一开拍就入戏,电影则有更多的时间来精雕细琢这些东西。
谢晓:你觉得在你的电影里,她的表现怎么样?
贾樟柯:其实,她全身心投入到拍电影上的时间不长,《三峡好人》之后她才把舞蹈老师的工作辞掉,以前一直是两头跑。她进步很大,她完全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时候才三年时间。
谢晓:自《站台》之后,赵涛是你所有电影的女主角,应该说她有一种为你的电影而生的气质,但你会不会因为现在你俩的特殊关系变得有压力?
贾樟柯:跟她合作到现在,并不是有私心,她对剧本的贡献,对拍摄的贡献都很大。她是学跳舞的,比较好,有时候她让你感到很意外,说两件事,你就知道了。一次是在地下室里拍一个场景,拍完之后就发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表现出是在地下室?想了好几个办法,都觉得不太好。后来,赵涛拿出手机到处移动,没有信号。我们都说她这个表现太聪明了!还有一次拍《三峡好人》,当时只有大纲类型的剧本,拍她和丈夫离婚的那段戏,一夜未眠的她在那打瞌睡,可是怎么表现这种烦躁不安?她说了句,“还是很热”,一下大家都顿悟了。有时候观众很难体会到演员的细微力。
谢晓:你会一直用她做女主角吗?
贾樟柯:接下来的《在清朝》她可能参与,她演古装应该很好看,而且她学舞蹈出身,打起来动作会很好看,有功底的话拍起来效果会好很多。像《卧虎藏龙》里面,杨紫琼翻跟头,用慢镜头拍,翻起来很有感染力和真实性,经脉发力的瞬间,非常有美感。
谢晓:在你身上有没可能像冯小刚影片里说的那样发生审美疲劳一说?
贾樟柯:在我身上不会,肯定不会。
谢晓:娱乐圈里会不会诱惑较多,有没有女演员主动追求你的?
贾樟柯:我怎么没遇上过啊?对我来说,我还真没有那样的时间和精力。
谢晓:除了做演员,赵涛好像最近有做幕后的工作?
贾樟柯:她对制片比较感兴趣,以后转行当制片也有可能。她对艺术空间比较感兴趣,她也有想过办画廊。她爱看小说,看书看得很准,韩东的《在码头》就是她推荐给我的。
谢晓:听媒体报道说,你和她的婚事已经提上了日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有没想过要孩子,家人有没催你?
贾樟柯:我一直都很忙,拍完《上海传奇》,接着要拍《在清朝》,还有《双雄会》,还没有具体打算。想要孩子啊,我妈妈也在着急。(突然一笑)拍完《双雄会》之后,那时候会结婚了。
谈制片环境
年轻导演的价值观被弄混了
作为一名从地下“解放”到地上的导演,对制片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也最有发言权。而贾樟柯并不像记者想象中的充满愤怒或抱怨,从来都是冷静、客观、就事论事。或许正因为这种特殊身份,也或者是得来不易的珍惜感,令他的回答充满了感恩。
谢晓:从地下导演走到地上,能说说你的心路历程吗?需不需要做出很多的妥协?
贾樟柯:解禁之后学会了一点,那就是耐心。沟通也很重要,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沟通。基本上现在的审片环境宽松了很多,所以谈不上妥协,审片委员会的成员也越来越年轻化,当然有些禁区还是不能碰。
谢晓:感觉现在整个的制片环境怎么样?
贾樟柯:现在的制片环境已经好很多了。以前拍电影,2/3靠国际投资,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投很多钱到中国,很多拍处女作导演可以拿到120万美元,也就是差不多1000万人民币的投资。2004、2005年之后,来自国内投资者的钱就开始膨胀,而国际投资萎缩,像韩国萎缩得特别厉害。热钱一直在我身边穿梭,一般都是我把片子放在那,很多投资商来找我,而不是投资商叫你拍一部什么样的片子。
谢晓:对于年轻导演来说,你觉得现在的拍片环境怎么样?
贾樟柯:现在的年轻导演环境不好。前不久,我和英国学者裴开瑞先生在一个关于新浪潮电影的论坛上聊到中国整个电影观念的改变。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是中影公司的外国顾问,他说以前中影主要靠销售国产电影,而大片进来后,主要靠美国电影,赢利模式变了,好莱坞电影的价值观就是市场,赚钱,所以他们也宣扬这样的价值观。而年轻电影导演刚出来拍戏都是因为有电影理想,主要是人文理想,有表达的欲望,而这就会引起他们价值观的混乱。另外,商业电影一定是保守的,它被一元价值观垄断,投资者当然会找之前拍过电影,能挣到钱的导演去拍。另外,2003年之后,整个国际制片环境在往下走,像法国的南方基金,它能够提供给导演120万人民币,以前中国人不停地拿,而现在,四五年不给中国导演了。
谢晓:很多人说你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可最近第六代似乎没落得很快,王小帅、路学长都很少有新电影,而新一代陆川、宁浩又起来了,你有没有感到压力?
贾樟柯:我们年龄都差不多,谈不上第几代第几代的,王小帅、娄烨是我最欣赏的内地导演。我不太跟其他导演来往,所以不太清楚。我想有的导演暂时没动静,或是拍了一两部不成功,可能是在寻找新的东西。很佩服以前的导演,现在的导演一生拍20部电影已经了不起了,而像林全泽他们一生拍了100多部电影。
谈首部商业武侠片《在清朝》
“男主角我比较倾向于孙红雷”
说到商业、武侠,免不了会生出跟风的嫌疑。最近有传他也要跟情色、明星、武侠等商业元素沾点边,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贾并不是在挑战自我或顺应主流。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他与很多导演想法完全不同。
谢晓:听说你和杜琪峰导演合作的商业片《在清朝》明年春天准备开拍?
贾樟柯:是啊,拍完《上海传奇》就准备拍《在清朝》,剧本是南京作家韩东写的,现在已经定稿了,故事真的很不错。
谢晓:故事主要讲什么?是一部什么风格的电影?
贾樟柯:这部片主要讲1905年前后山西一座封闭的小城的变化,是一个关于现代化的故事,说的是科举废除了,动乱波及到小城,当武功在枪、炮弹前不再有用,武林人士的心理变化。里面有很多侠,道,匪故事,很多参考了当时的山西县志。具体拍成什么风格我们还在想,应该是武侠加喜剧,当然喜剧不是无厘头,也不是戏说,而是幽默,里面也有一点点爱情故事。有点偏正剧,主要是把武术作为一种衰落文化来考察。
谢晓:对于男女主角有没有初步意向?
贾樟柯:我和杜琪峰导演都在为这事头疼。影片有不少很精彩的文戏,但又是武侠片,所以到底是要找会打的,还是找会演的,既会打又会演的演员不多。具体要怎么样,到时候看看武术指导的意见。男主角我个人觉得孙红雷还不错,他跳过霹雳舞,霹雳舞很多动作难度都很大的,动作打起来应该很好看。
谢晓:你和杜琪峰合作,现场谁听谁的?
贾樟柯:杜琪峰是当监制。我跟他在一起工作两三年了,我是他的影迷,他的片子我都看过,《黑社会》、《枪火》都拍得很不错。他可算是我的知音,《三峡好人》里面有很多反戏剧的东西,而他特别理解我。我说我懂戏剧能拍商业片,他说我肯定拍得好。
谢晓:怎么会突然想到拍商业武侠片呢?是为了挑战自我么?
贾樟柯:我一直就有这个想法,从大学到现在写了十几个这样的故事了,很多都是原创的。拍武侠片读大学时也想拍了,当时看人家拍《方世玉》拍了一个冬天,每天冒充剧组的人混进去。我在大学时也写过那样的论文,说的是武侠电影是中国人的发明。
谈演员
“章子怡脸部肌肉美式了”
印象中贾樟柯不爱点评圈中热门人物,避讳以言辞激烈受到关注,即使心中很不认同某人或某事,在媒体面前他也依然一派谨慎保留看法。如果他愿意点名道姓地发表意见,我理解为他与那人应该有望成为同道。
谢晓:女演员当中你比较看好谁?
贾樟柯:郝蕾还不错,可塑性很强,估计她不会受年龄的限制,会越来越好。周迅也很好,她直觉很不错,能找到角色自身的感觉。章子怡应该多拍国内制作,多在国内生活,在美国生活久了,大部分时候都说英文,脸部肌肉也会变美式,你可以仔细看看,绝对看得出西化了。
谢晓:你觉不觉得每个演员都有他的局限性?
贾樟柯:演员的局限性来源于经验,很多有经验的演员没有重新来过的精神。有个女演员很有经验,拍一段穿着高跟鞋在走廊上走的戏,走了几趟之后,问导演:能不能穿平底鞋啊?她很有经验,知道只要拍上半身,所以觉得穿高跟鞋和平底鞋都差不多。可是你知道,女演员穿高跟鞋和穿平底鞋,上身的姿态完全不一样。还有很多演员知道自己哪个角度最好看,镜头一对准,她就摆出那个角度让你拍,我碰到过的一个演员,我就不说名字了,当时我就想拍侧面一个角度,可是一开拍,她又把脸转了过来,总觉得要把最好看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做演员,无私很重要。
谢晓:你觉得好莱坞最好的演员和中国最好的演员差距大不大?
贾樟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很佩服拍《钢琴教师》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她的态度和对影片的理解很难有人能达到那种程度。
主编手记:
每次采访贾樟柯,我都当成一次学习。他文笔好、口才好,说起话来逻辑感超强。他生活在光鲜的名利圈,骨子里却跑不开强烈的文青气息,理想与旨趣一目了然。没有商人计算,注定了他不可能拍出一夜暴富的电影,他大概也不习惯这种成名方式。相比起他的国际声誉,他的生活却朴素低调之极,这么些年来贾樟柯在事业上高高低低颇受争议,但大多媒体还是本着爱护与尊重之心。因为在娱乐圈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像他这样有人格魅力和共同话题的朋友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