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批评《建国大业》的外籍演员?
批评演《建国大业》的外籍演员,很容易引起所谓“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批评。这对我来说,有点讽刺,因为我写过很多文章反愤青,作为一个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相当敏感的公民,事实上我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这样的宏大叙事一直都抱有审视的态度。换国籍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觉得生活在美国或者是非洲可能更舒服一点,然后自己恰好有能力换国籍,那就换吧,没啥说的。至于所谓的大量的演艺界明星,甚至一大群社会精英分子,大规模远走他乡,或者是一大群留学人才,在外面哪怕是端盘子,也不回正高欢“大国崛起”的中国,那么,这个国家、政府应该严厉反省,是不是“崛起”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
道理很简单,人穷的时候,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就满足了。富了之后,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解决了吃饭问题,就还会想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实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要求更敏感了,这就涉及到了所谓社会安全度,私产保护、言论权利等这一系列的制度构建,以及因此形成对未来的愿景。于是,明星和精英们换了国籍,现身说法,对这些现状表示了忧虑,这是一种相当正确的个人选择,同时也是对一个国家的有力鞭策。
国籍是换了,但是他们中多数演艺的主战场还是在中国。这也没啥关系,只要承认自己是外籍演员或者是华裔演员就行了,跟爱不爱国没有关系。可是,你硬要说,“我身是外国籍,心是中国心”就有点不厚道了,因为当初真的没谁逼你加入外国籍的,你现在说起来,却挺无奈似的,是被逼良为娼一样。严格意义上来说,加入美国国籍你就不能有“爱国主义(中国)”了,至少这个爱应该比爱美国要少,否则就是违背你对美国宪法的宣誓。当然,你可以说爱中华民族,这是民族主义的,没关系,国籍变了,但民族还没变。这里,国家和民族要分开。
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员们为何要争先恐后的演《建国大业》,据报道,片酬过亿的李连杰这次分文不取,章子怡也不顾巨星风采,换上了土里土气的卡其布外套,成龙据说再三争取,终于获得了个跑龙套的角色,陈凯歌“一出场就遇难”,只在银幕上出现了几秒钟。
这显然无关片酬,也无关演技提高之类的,这么争先恐后的出演,大概是出于两种原因,第一他(她)们真的具有这种荣誉感,觉得演在这里面演个角色,特骄傲,特自豪。这个说法虽然不太令人信服,但可能真有这样的演员。即便有,反推回去,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呢,这些特荣誉感的演员们,当初换国籍的时候,真的特无奈,一方面如此深爱中国,一方面又对这个国家特失望,被逼无奈加入外国籍。不知道哪种说法厚道一点?
还有,演这个戏,可能是一个“站队”,显然,这是一个献礼戏,是一个政治戏,是高层会关注过问的戏。这个戏,具有很强的政治认同的色彩,譬如像汤唯那种,假使能够加入这个戏,那就说明对她的封杀要解套了。显然,对于有钱的明星来说,加入这么一个戏,能获得一定的政治收益,如果套用毛时代的话,就是又红又专。人有逐利本性,争先恐后加入剧组,表明自己的政治正确,然后获得收益,也是人之常情。可问题是,你还要时刻强调自己爱国的(前面被我否定了),或者说是爱中华民族的,强调自己在道德上的优势。这就造成了多次人格分裂。
第一个分裂就是,你演这个戏,明明是因为站队,可以收获政治认可,获得政治收益,你却一定要表述自己是在“爱国、爱民族”。第二个分裂是,你的演艺主战场在中国,却加入外国籍,其实就是用事实发出了,对于这个国家的权力环境,制度环境作出的不认可声明,可现在反过来,却求着加入这个国庆献礼剧,表明自己对这个国家是多么拥戴,这种惨烈的人格分裂状,充得上“戏子”两字吧。
我支持明星换国籍,我也支持爱中国、爱中华民族,我讨厌的只是做戏,是我们总企图把演员搞成“德艺双馨”的模样。我虽然不是什么道德主义者,却坚信诚实是美德,是最起码的底线。在社会行走,至少得诚实,不要弄得自己人格特分裂,否则中国永远只能是个信任溃败的“做戏”大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