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 服之妙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但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根据中医师的教导,和笔者多年服用中药的经验,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中药祛苦法简介如下:
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这样既可防止烫嘴,又可纠苦味艰涩之偏。
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你的煎药方法正确否
中药汤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最早、目前应用仍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有“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说明我们的祖上早在商周时代已开始汤剂的应用。由于它制备简便,奏效迅速,加减灵活,特别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虽口感五味夹杂,但还是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汤液的制备在数千年的应用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清代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明代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但现今的医疗单位中医与中药分离,医不知药的现象尤为突出,某县中医院近半个月来药房用于调配的细辛饮片已由辽细辛变为华细辛了,然而门诊中医师还在为患者斟酌辽细辛的用量。多数情况下中医在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后,只是开出了“书面处方”,方中单味药物的准确称量与否一般由调剂人员的素质决定。而煎药容器、煎药溶媒、煎药时间、煎药次数、煎药火候及溶媒量的多少全都由患者或病家自行选择或进行技术操作,不受监督也不能硬性规定。更有甚者把炮制饮片也交与病家自制自服。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专业学科,专业人员都难以掌握其具体操作,将一项传统制药技术,配方时却交与没有医药知识技能的患者自制自服,如何放心安全与疗效?乌头汤是治疗寒痹的有效方剂,而某些药房、药店对配方的乌头是生品还是炮制品尚弄不清楚,只是交嘱病家用蜂蜜去炮制,如果配方的是生品,患者能掌握这个“减毒增效”的“度”吗?如果是已经炮制过的,再反复炮制还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疗效吗?这就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中间环节较多,不像西医学那样,一杯温开水就能口服药片。因此,让病家与患者明白科学煎药的诸多要素,显得十分必要。
煎前先浸泡 煎药前先将调剂好的中药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左右。因为中药饮片大多数是来自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种子等器官,当新鲜药物干燥后,水分被蒸发掉,组织细胞萎缩。原来溶解在细胞里面的生物碱、甙类、黄酮类、蒽醌类等有效成分,呈结晶或无定形固体沉淀在细胞里。要使这些有效成分完全煎出,首先水分要让饮片表面湿润,然后通过细胞间隙渗入内部组织,同时又通过细胞壁渗入细胞内部,使原来干燥萎缩的细胞又重新膨胀起来。水分不断渗入细胞组织内部,使细胞里的固体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在细胞内形成有效成分浓度液,这样在细胞内外形成渗透与浓度差。由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外的水分不断渗入组织细胞内部,而组织细胞内的有效成分浓溶液,因浓度差的关系,不断从组织细胞内部向外扩散到溶液中。对质地疏松的花、叶、全草类饮片浸泡20分钟左右;对质地坚硬的根茎类、果实种子类浸泡30分钟左右;煎药前如果不浸泡或者浸泡不充分,很快用武火煮沸,会使中药饮片表面的毛细孔道破坏,水分不能进入药材内部,妨碍了有效成分的溶出。有实验证明:未浸泡的茵陈蒿汤,第一煎煎出量为16.05%,第二煎为7.69%,总量为23.74%;在同样条件下,预先浸泡30分钟,第一煎煎出量为21.3%,第二煎为9.67%,总量为30.97%,高出未浸泡者7.23%。
最宜用砂锅 煎药器具以砂锅为最佳,砂锅煎药受热匀、传热缓,保温性强,煎出的药液性质稳定,能保持原汁原味。李时珍曰:“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使药液带有铁锈味;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
加水要适度 药多水少或药少水多,都会影响煎出药剂的质量。梁代陶弘景曰:“其水依方,大约二十两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为准。”明代李时珍亦曰:“今之小小汤剂,每一两用水二瓯为准,多则加,少则减之,如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也。”煎药的用水量,根据饮片用量及质地而定。饮片用量在90g以内的加水300ml,饮片量增大或减少,用水量亦进行相应的增减。重量相同的饮片,质地轻松的饮片如:花、叶、全草类容积大,加水量就大于一般的用水量;质地坚实的容积小,如矿物类、贝壳类、果实种子类及其它质地坚实根茎类饮片,加水量就小于一般的用水量。一般的传统经验加水,是将饮片置于煎药容器内,加水超过饮片表面3~5cm为度,这种方法由于操作实际简便,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方法,但是水分的蒸发的快慢与煎药的用具、时间、火候有一定的关系。
时间要合适 《药剂学》中煎药的时间,根据饮片质地气味的不同,一般有以下三种:1、解表、行气及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物,第一次煎15~20分钟(均按沸后计算),第二次煎10~15分钟。2、一般药物第一次煎20~30分钟,第二次煎15~25分钟。3、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次煎40~60分钟,第二次煎30~40分钟,该类药物可以煎三次。传统的煎药方法,第一煎的时间长于第二煎的时间。但是有的饮片要根据饮片自身特点分别对待,如番泻叶、牵牛子的泻下成分,钩藤的降压成分等都属于不耐热物质,煎煮时间稍长即可分解或破坏,而紫菀的止咳成分杜鹃黄酮甲素,煎煮时间过短有效成分也煎不出来。因此,对先煎、后下的药物必须在处方时“脚注”清楚,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对病家或患者交待明白。
火候要恰当 古人对煎药火候十分重视,根据煎药的火力大小,分为“武火”、“文火”、“微火”等,李念莪曰:“补药须封固文火细煎,利药宜露顶武为速煎。”煎药时火力的强弱与汤剂的质量有密切关系,水力过强,水分很快被蒸发,饮片的有效成分不宜煎出,而且饮片容易煎糊,药液容易煎干。火力过弱,煎煮的效率低,饮片的有效成分亦不宜煎出。一般未沸之前,宜用比较强的火力,习称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宜用比较弱的火力,习称文火。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水分的蒸发减慢,这样有利于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完全煎出。
药效不失的煎煮细节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那么,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么?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细节1:手别碰药
这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器时,许多人的手会碰到中药,殊不知,这个动作有时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如果此时手上涂过护手霜或带有香皂的芳香气味,更是对中药的一种污染。因此,最好不要用手接触中药,应直接将其倒进容器内。
细节2:别用铁锅
煎药容器以砂锅和陶罐为最好;玻璃容器、搪瓷容器(完好无损的)次之;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不能用来煎药。指出:“这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影响药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此外,有些人还会用家里烹饪用的砂锅煎药,这就要注意一定要涮洗干净,以放入清水后表面不会出现油花为宜。因为油脂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
细节3:用蒸馏水
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5种,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我们虽然无法像古人那样追求水质,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
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