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荧屏节目境地尴尬 品种单调缺乏新意
国庆刚过,不少上班族还沉浸在长假余味中难以自拔,“放假去看了××演出,真赞!”“××展览太壮观了”“××电影根本没有宣传中那么带劲嘛”类似的讨论和回味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都随处可见。相较之下,同样安排了“假日菜单”的电视荧屏,观众堆里的“回响声儿”似乎不够。品种单调 缺乏新意
纵观长假荧屏,节目数量不可谓不丰富,但按种类划分,大行其道的仍然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电视剧方面,《婚姻保卫战》《雪豹》《鲜花朵朵》等前段时间刚刚热播过的剧集纷纷再度披甲上阵;《惊天阴谋》《单身公主相亲记》《姐妹新娘》等新剧也扎堆上映。但观众热评并不多,没有形成大范围的“爆点”和“议题”。从剧集本身来看,一方面新版《三国》、新版《红楼梦》等大戏刚过,屏幕没有“重量级选手”撑场,而《婚姻保卫战》等话题剧又是二轮播放,缺乏新意;另一方面,新剧要么谍战成风类型化,要么偶像制造质量不高,要么经典翻拍缺乏亮点,平淡无甚出彩。这时期内,相对火爆的该算《内线》,新生代美女演员代表孙菲菲加上优质偶像钟汉良,着实养眼了一把。
综艺节目方面,央视有改版后的《正大综艺·墙来了》、《魔术动力》,北京卫视有联手津沪的《笑林盛典》,江苏卫视则有《欢喜冤家》和《老公看你的》等。但不论是“老牌”还是“新丁”,观众意见都不少:《笑林盛典》里的南北笑星互串被指方言成障碍,搞笑不地道;在三个卫视同时播出的《壹周立波秀》,则被批笑点勉强,广告插播太多;央视的众多新推节目被点评“创新诚意有了,看着还是略显土气”。
不看电视 选择也广
先来看两份颇具代表性的长假时间安排表吧。
在国企上班的叶小姐,年方24岁,国庆7天的安排偏向“宅”:1日到2日窝在家里休息;3日到5日与平时没空见面的各类好友小聚;6日、7日继续休息,顺便调整状态准备开工。
在外企工作的31岁的刘先生则贴上年假,给自己放了一个活蹦乱跳、长达12天的大假期:1日到5日出没于京城各大剧院、博物馆等,音乐会、戏剧、展览一次看个够;6日到12日携女友回家乡四川,看望父母,游览山水。
虽然“一静一动”,但当面对“假期看了什么电视”的问题时,两人的回答却惊人一致:“没怎么看啊。”刘先生的理由是自己“不着家”:“国家大剧院啊人艺啊都推出了重量级的演出,那些腕儿可不是平时随便能见着的;十月又是适合出门的好时节,此时不旅游更待何时?”而大把时间“宅”在家里也不选择看电视的小叶则认为除了电视,自己有更多选择:“我可以上网,比起电视台的固定节目,网上的内容更丰富也更便捷。朋友聚会则会选择吃饭、看电影、玩桌游或者去KTV。”
的确,娱乐方式的极大丰富给予了现在观众更多的主动权和可能性,这其中还包含越来越多习惯网络生活的年轻人对荧屏的疏离,电视这个选项自然无形中在备选单里“被缩小”了。作为常态娱乐方式,电视比起现场演出、展览、电影等老百姓平时选择几率相对较小的项目,劣势也显而易见:后者可以在短时期内祭出名家、名角或名作的“重磅震撼”,电视却无法做到这点。“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剧,一旦节假日中观众固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观看节奏被打乱,就很难再接上了。”北京卫视影视中心编播科科长霍雯坦言。
因地制宜 加强编排
“国庆档对于电视,不像演出市场、电影市场那样利好。”霍雯还分析了两个长假不同对于电视的影响:国庆节大家出游较多,即使看电视也多是个人收视行为;春节则相反,气候原因加上团圆的概念,电视成了一家人围坐的“客厅观看”,“就算不看也会开着当个背景声”。
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国庆这一不够“黄金”的“黄金档”?“不用强求”是北大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教授的观点。在他看来,既然国庆长假并不算特殊档期,电视在这期间也确实没什么优势“搏出位”,那么用电视剧“保住一向较稳定的中老年观众层”已经算可以了。“综艺节目要推陈出新本身就不容易,这也是目前国内电视普遍遭遇的坎儿,要在国庆档解决这个问题不太可能”。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他提议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假日期间可以适当增加科普性、知识性的节目。
霍雯则站在业内角度,建议调整节目编排以增强电视对观众的粘性:“节日晚间黄金时间,安排"强剧情"电视剧,这样就算落掉一两集,观众还会忍不住跟上;非黄金时间,则利用大密度经典回顾等方式尽量争取平时不看电视而节假日有空闲的观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