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9|回复: 0

《一代宗师》经典对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10: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沉的台词丰富的理解:
叶问:别跟我说你功夫有多深,师傅有多厉害,门派有多深奥。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躺下喽,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你说这话对吗?
评: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术技击,能打的才有说话权。其实,人生也是两个字,名、利,如果再压缩一下,那就是“利”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已作出了精彩至极的论断。古往今来,世人莫不为名利而奋斗,武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的是武艺超群,技高一筹,最后博得好名声,取得好利益,就算从为国为民的大义着想,到边庭上一刀一枪,谁也不能否认没想过封妻荫子,为祖宗争口气。文人也如此,孤灯苦读时,谁不想一篇文章定乾坤?所以,现在谁的官高,或钱多(归根结底是钱多,做官主要是为了发财),谁的份量就重,活得就精彩。
别跟我说你学历有多高,才华有多深,工作有多努力,人生,两个字:一名一利,无名无利的,滚开喽,名利双收的,才有资格站着说话。你说这话对吗?
宫羽田:你知道,为什么刀得有鞘?
马三:因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
宫羽田:你的刀太锐,得在鞘里好好藏藏。
评:再锐利的刀也不能终日砍杀,既伤人也伤己。适时回归刀鞘藏一藏,以免锋芒尽露,过于引人注目,而且这样才能休养生息,韬光养晦,该出手时再出手,一击必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有时,低调才是王道,暂时忍让是为了更好的进攻。所以,看《一代宗师》,更多时看的是人情世故。
宫家前辈A二姑娘你可来了,这事必须得拦下来。输赢都不好听。
宫二:我爹一辈子没败过,谈何输赢。
宫家前辈A嘿!赢了又怎么着?让人家说以大欺小,差着辈分呢!
评:此部分台词与宗师级人物的面子有关,一句话,一般地,名气越大的人越输不起。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少侯逝世的故事在网上有不同的版本,一说是自杀。杨少侯从小跟随父亲(杨健侯)和大伯(杨班侯)自觉刻苦修练杨式太极家传功夫,集杨家各种技法为一身,一生从北到南,比武较技无数,从无败绩,被誉为“千手观音”,曾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有几位国术馆的教师通过李景林约好了杨少侯,要与杨进行切磋交流。当时杨已68岁,虽名气很大,但真打起来已力不从心。杨少侯是很要面子的人,事先请人试了回手,确感非常吃力。由于答应李的事又不好回绝,为了保全杨家太极的名声,于是选择了杀身成仁。这只是一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希望不是真的,太可惜了!

叶问:三姐,试手而已。用不着拆祠堂吧。
三姐:哼!祠堂拆过无数,没什么稀奇。叶先生,八卦手黑,小心。
评:三姐的撩阴脚,被叶问一把抓住了,不然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了。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云: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对家族来说很重要,特别是象叶家这样的富贵人家,人丁稀少,祠堂不用拆也会自然败落。保护祠堂靠的是本事,自已是大树最好不过了,成不了大树也要想法抱住别人的大腿,大树底下好乘凉。总之,有时为了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要么自己变大牲口,头上长角的,要么忍辱负重,扮吧儿狗暂时寄人篱下再想办法。刘玄德发达以前也是被人追来赶去,四处逃亡,没几天安生日子,投奔过曹操和袁绍。做人难,做男人更难!
做女人好象也不容易。一个女子,行走江湖,要有所倚靠,才能保全自身,所以撩阴脚、黑心掌就很有必要了。不求独步江湖,但求无人敢欺,这只是最低层次的要求,不过拆祠堂的本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文才外形俱佳,但别的本事不够,那就惨了,只能被人当作牲口转来卖去的,自古红颜多薄命。做男人难,做女人也一样难!
所以,不一定要穷追猛打,出手不留情,斩草除根,很多时候,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狡兔还有三窟,何况是人。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大概也曾考虑这方面的原因吧。
马三: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这是老爷子教我的拳理,也是我做人的道理。可惜,他老人家想不开。宫家的东西至金至贵,要取必须得是宫家的人。你是许了亲的人,没资格。
宫二: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他欺负我们宫家没人。我只能进,不能停。

评:近身肉搏时,全凭身心本能的反应,很多时候,脑袋还未有反应,躯体已做出动作,动作正确与否,就与平时训练方法、强度、时间等有关,平时训练水平高的可能在瞬间取胜,而水平低的反应不正确就要挨打。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拳场上正确的反应主要来自平时的刻苦训练,打拳、对练时“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形成本能反应后,真正比武较劲时,才不会在关键时刻,欲进不进,错失良机。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使时才嫌少,拳到打时总悔粗,因此平时练功时有如百炼精钢般反复锤打,精益求精,才能在场上取胜。
另外,如果实力逊于对手,又是性命相搏,非打不可时,“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就更显得重要,有道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退”永远比“进”慢,逃是逃不掉的,聪明的就只能奋勇前进了,横的怕蛮的,蛮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都是疯子,如疯魔般的进攻,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遇鬼杀鬼,说不定会打赢这一场。实在赢不了的话,以进为退,趁对方被攻得手忙脚乱之时,瞅准时机撒腿就跑,若能捡回小命一条也值了。
其实,想想做人也一样,这辈子只能不断前进了,想停也停不下,停下会被同行抛得更远。有时沿途看到美女一楞神,多看了几眼,身上就多了几个脚印,回头看时,别人早窜至前面去了,再看看美女,正被人抢走,是往前追还是去抢美女?鱼肉熊掌不可兼得,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唉,快下决定吧,再犹豫,连渣都没了。
不管得还是失,只能进,不能停,更不能走回头路,往回走十之八九走不好,因为以前的同行人早已走到连影子都看不见了,望尘莫及,新的同行者都是少壮派的,拳怕少壮,走投无路时才和他们打。因此,就算前面有墙也要撞开冲过去,撞不开就翻过去,或绕过去,自己过不去就和别人联手闯过去,或死皮赖脸抱上大牛的腿飞过去。实在过不去也没办法了,只能等在高墙边寻找时机,也许就这样等一辈子吧,技不如人,认栽了,就算有后悔药也没用了,肠子早悔青泛绿生蓝霉无可救药。人生如梦,梦醒时分时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抓紧培养接班人,放单飞时拍拍他/她的脑瓜说,去吧,好好干,咱们家的希望就全在你身上了,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别让我们失望。二是做好投胎转世的准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争取投个好人家,下辈子再比一场。
丁连山: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了。做人也是这样,回去吧。
评:中庸之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重要法宝,总体上中正平和才能修身养性,成就事业。过于超前或偏激,风头太盛当出头鸟就容易吃枪子儿。太落后又跟不上形势,被大伙甩得太远,拚了老命气喘吁吁快赶上时冷不防被前面的人踹一脚,甚至再踏上几脚,倒在地上,回过魂再爬起来时,前面的人已跑得没了影。前面跑的人们可不愿多一人来分一杯羹,除非向他们进贡点好东西或有贵人提携,否则真是难以追上了。
所以对凡人来说还是随大流安全些,虽然利益少拿了些,但成本也低了很多。整日伸长鼻子嗅着从远方飘来的若有若无的血腥味而兴奋莫名,奔走于风口浪尖而不觉得疲惫的是英雄或野心家才能干的买卖,高风险高回报,甚至是提着脑袋过日子,没有这个能耐就别趟这趟混水了。
但也不能光老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否则啥时被人耍了,被带入歧途狠宰了一回就血本无归了。人生苦短,回头岸更远了,被人扔下了船,又无力再游过/回去,咋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丁连山:暗事好做,明事难成。我们都老了,你一辈子的名声不容易,跟晚辈抡拳头挥胳膊的事就别干了,勉强了味道就坏了。
宫羽田:宝森不是想当英雄,是想造时势,现在这炉子里呀,需要这颗新柴。
评:做暗事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手段嘛,可以不加选择,反正没外人知道。做明事不但要成功,而且要顾及面子,不但是自己的面子,还包括别人的,少结仇家,多交朋友,因此不是一般的难。
年轻时本钱多,失败了还可从头再来,只要最后成功了很少会有人说三道四,成功的光环会把奋斗过程的不顺、艰辛甚至丑闻、血腥遮挡住,自古以来成者王侯败者寇。然而,年轻时挣下的功业名声有时会变成沉重的包袱压得迟暮的英雄喘不过气来,做事患得患失,怕一辈子的名声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挽回了。因此,所谓的晚节不保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年青人看重前程,为了可望不可及的目标都可以义无反顾,赴汤蹈火般地反复冲杀,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就算到了目的地还有更高的山等着去爬,一步一重天,风光无限在险峰。老年人爱惜身上逐渐凋落的羽毛,有时把名声看作比性命还重要,奔前程,做弄潮儿那是年青人的事。
对老英雄来说,舍得失去后可能就回不来的名声造时势,要么是想弄到更大的名声,做更大的英雄,老夫聊发少年狂,赢了的话固然退隐前再风光一把,锦上添花,输了的话就把老本全赔没了;要么是为选好接班人,为新人铺好道路,自己甘当幕后英雄,这样做成功的话不但对自己的名声无损,反而会添上最后炫丽的几笔,反正实行不了终身制,何不把“武林盟主”的权位名声禅让给合适的接班人,自己乐得做个好导师让继认者承情谢恩,也让后世永远供奉,想不伟大都不行。

宫羽田: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老人死守着规矩,新人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叶问是块好材料,就看这次他能不能出头。
宫二:宫家没有败绩。你又在这,他凭什么出头?
宫羽田:你的脾气啊,就是爹年轻的时候。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是没有容人之心,咱们宫家的门槛高,但是不出小人。
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下,前辈们占着位置不肯让,年青人就很难出头了。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有老人统治的传统,这样较稳妥,较少冒偏激的风险,四平八稳的生存、发展符合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者。
然而任何时候都有不少雄心壮志者蠢蠢欲动要夺得更多的利益,这是人性或动物的本能在发挥作用。叶问就是这样的出头鸟了,当然是众位广东同行们没法出头时才被激将而出的。不管是主动出风头还是被动地被推到风口浪尖上,首先要有超群的本事才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金刚钻,不揽瓷活儿,否则就是竖着走进竞技场,横着被抬出门口了。
什么是宗师?一辈子少有败绩就算是了,或者是经历过无数的成败后赢得最后胜利者;如果是从无败绩,就是大宗师了。象宫羽田这样的大宗师,荣登高顶后又能够看破名利场,不留恋高处不胜寒的境界(其实从明哲保身的角度看真的不值得过分留恋,因为虽然表面风光,但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有人来踢场子、明谋、暗算,失败的话就毁了多年来挣得的好名声了),选好接班人后激流勇退,堪称武行精英中的精华,时代楷模中的范儿。宫老爷子/编剧/导演给我们上了一堂人情世故的课。
宫二:您带着亲闺女逛堂子这什么说法?
宫羽田:这天底下的事,你不看他就没了,看看无妨。我第一次来这金楼,你还没有出生呢,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这次让你下来,是想求个始终,让你看看,爹是怎么退下来的。你从小是看着我跟人交手长大的,这是最后一次。你是订了亲的人了,江湖的事,和你没关系。当个好大夫,平平安安的,就是尽孝心了。
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上光怪陆离之事太多了,看也看不过来,而且自己也无能力影响、干预,那也只能眼不见心不动自以为纯洁摆摆酷了,就算心动了也要咬牙坚忍克制住装作无所谓,实在忍不住的话那也只能承认自己是肉眼凡胎了。每个人都是凡人,只不过对同样的事有不同的反应而显出境界有高下之分而已,实际上境界是由各人的名、位、本事而定的,本事不济的人充高手下场通常会更狼狈。
只要是正常人就希望有朝一日能一马三夫、前呼后拥、风光无限,这是脸上贴金、光宗耀祖的大事。但能成为这种头面人物的人并不太多,因为地位越高,奋斗的过程就越艰辛,风险就越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担得了的,所以多数人只能做绿叶了。然而很多时候,本领高超,技压群雄者也有可能最后默默无闻,只能充当“里子”,难以见到阳光;而头面人物们倒不见得是本事最强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时势造英雄,时运不济时,就算是英雄也有可能变狗熊。
个人能力再强也有无法力揽狂澜,扭转形势之时,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无法逆势时,就要顺势而行了,哪里还能考虑要当“面子”还是“里子”,先活命要紧。想少点烦恼的话,就瞅准时机脱离这个江湖,平平安安的坐山观虎斗,岂不快哉,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让神仙们在天上打得不可开交吧,我躺在凉椅上唱一曲凡人歌。

勇哥:杂又怎么样?能打不就行啦。人家宫家六十四手千变万化,你们咏春就三板斧。摊、膀、伏,你怎么打啊?
叶问:三板斧就够你受的了.
评:这个勇哥的见识真的不咋的。招数贵在精而不在多,俗话说得好,一招鲜吃遍天。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绝对不是说他只会这一招;有人说神枪李书文与人比武,因为懒,一般只用一招就击败对手,难道可以说如果哪一天他吃得好睡得香,精神愉快就勤快一点,就会用上几十上百招跟对手比试,就象武打片中的打斗场面那样,打得天昏地暗,从地上打到屋顶,从房前打到田头,还在大鱼塘上来个水上漂?扯淡!真正实战技击的高级境界是避实击虚,不招不架就是一下。武打片中的打斗场面拍成那样是为了某些视觉效果,如果一两招就结束战斗,那票房就惨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绝大多数观众都是外行人,当然喜欢热闹的场面,打的时间越长就越过隐,时间太短的话可能还会说不象武打片。
据说曾有香港导演到大陆拍片子,为追求真实的武打效果,特地请来民间高手做武术指导,做动作示范时,高手一个照面就把对手放倒在地,导演傻眼了,这还咋拍啊,动作都没看清。遂要求高手多用一些招式,把打斗时间延长,高手说,不是要拍真正的武打吗,真正交起手来就是这样啊,你们拍的电影电视上的武打那是演戏,哪有那样打的,那不是武术,是舞术或叫卖艺。这可能只是个编出来的故事。
真正的打斗不可能象影视上的武打那样,一是人的体能没那么好,就算是现代竞技擂台比武,一局两到三分钟,局间还要休息一分钟,运动员休息时气喘吁吁,如果不给休息的话,双方运动员能撑几分钟?当然,双方只是游而不斗的话可以一直持续到开饭时间。二是人的抗击打能力没那么强,现代竞技擂台比武有禁打部位,运动员有护齿、拳套、护裆等防护用具,就算拳拳到肉也不会死,如果放开规则不用护具开打,有几个运动员能经得起几拳几腿几膝几肘?
传统武术套路确实有不少招式,有的套路多达100多招,实际上基本招式就那么几招,如八极拳的八大招(金刚八式)、八卦掌的八大掌、形意拳的五行拳等等,其它的招式都是从这几个招式中演变而来。练套路一般认为一是表演用,二是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用,一个套路招式多了或同一套路重复打几次练功强度自然增大,效果也就出来了。不同拳种的特点可以靠套路磨炼出来,练拳容易换劲难,不种的拳种有类似的招式,但打出的味道就不同,主要是靠各自独特的基本功和套路长时间煎熬出来。另外,练是一回事,用又是另一回事,不可能把套路上的招式一成不变的用来打架。以前看过几部武侠片,主角用太极拳与人过招,在打斗过程中经常来个单鞭亮相,怎么看都不象在打架,而是在练拳架,真打时谁还会来个那样的造型?
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些武侠小说有这样的武打场面,某人用某套拳/刀/枪/剑/棍与另一高手搏斗,把整个套路从第一招使到最后一招还打不赢,只能再把这个套路再从头使一遍,或是从最后一招倒着使回第一招……现在回想起这种描写,觉得真是搞笑,这些作者绝对是武盲,哪有这样与人过招的,偏偏有不少读者以为他们真是武术高手,真是贻笑大方。真正用来实战的招数并不多,一般是选用实用性好又适合自己的几招反复练,单练、对练、实战等等,练到最后,该有的劲练出来了,而且很多时候肌肉本能的反应速度比头脑转得还快,绝招基本上练出来了。说实在的,招数太多了也练不精。
一个人一天能抽出多少时间来练,职业拳师或运动员能练8-10个小时已算时间长了,而还要以其它职业谋生的人能抽出2-4小时练就算不错了,就这点时间,除招式单、对练外还有一大堆基本功要练,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抗击打力、站桩、推手、排打功、树桩功等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难道真的希望用有限的时间把八八六十四手、九九八十一招的每一手/招都练得炉火纯青,使用得收发自如,比武时真的一招招按套路正/反顺序使将出来,把武侠小说家无边无际的思维演绎成现实中的闹剧。

以前在大学练拳时,跟老师学八极拳小架一、二、三趟,还有拥炮、拦炮、提炮等套路,发现有不少动作类似,不同的套路就那么几个动作不同。听老师开玩笑说:有人说八极以前套路并不多,招式也不多,后来从沧州孟村往外传时,教拳师傅就创编了不少套路,目的之一是为留住学生,要不然几个月把东西教完了,学生就跑了,学费也就没了。呵呵,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老师教拳时一般只教套路、招式而不教用法,也不教一些独特的基本功,要教也只教入室弟子,而且关起门来教,而且还不是想学就能学的,要老师愿教才行,可遇而不可求。但有时老师真要教真东西时学生不一买帐,有个故事,形意拳大师尚云祥曾受聘于某校教拳,几天后他的学生全跑光了,他自己也被解聘了。原因是他教学生们最基本最重要最金贵的基本功三体式桩,学生们站了几天桩,腰酸背痛腿抽筋。尚老师又不教其它东西,学生们就认为他是拿一个破玩意儿忽悠人,不玩了,到别的老师那学套路吧,才学几天就打得虎虎生风,似模似样,回家也好给父母汇报汇报。可怜尚宗师才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晒晒,要把武学的精华传给更多的接班人,哪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大概这只是个笑话,当不得真。
勇哥:那又怎么样,我什么岁数了?拳怕少壮,管它什么是不是宗师的,追风赶月别留情,你一定得响啊。
评:拳怕少壮,棍怕老郎。人到老年后,无论是体能还是抗击打能力、反应能力都呈下降趋势,与年青人徒手打架在这方面不占优势。只有武侠小说/影视中才有老头子的内力体能比年青人悠长雄厚,还有太阳穴因内力高深而高高隆起等等瞎扯淡的写法。小说作者写的是梦想,也带着读者一起去做梦。不过人生没有梦想的话就不完整了。然而使用器械的话情况就有些不同了,面对技能熟练、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年青人可是不敢疏忽大意的,一不小心,还没等近身,器械就往身上招呼了。
叶问:上门都是客,主随客便。那年中华武士会成立,从南方来了一个人。话不多说,手中拿着一块饼。让我大师兄李存义掰开。我师哥李存义没有说话,还让他当了武士会第一任会长,他凭的不是武功,是一句话: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这位先生,就是你们佛山人。叫叶云表,是位人杰。想不到二十五年之后,让我在佛山遇到另一位叶先生。我想以前辈的话问一句,叶先生,你能掰开我手中的这块饼吗?
评:叶云表是形意拳名家,好象不是佛山人吧,应是北方人士,网上也查不到其家乡所在地,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编剧硬给这位近代武术界的名人弄上个佛山籍贯,以配合剧情的发展,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另外,不管是叶问还是南拳在清、民国武林中的地位并没有影视作品中描绘的那么高,相反的从整体上看,是北方名拳名人压倒南派拳种拳师。传说在中央国术馆组织的一次全国性表演和比赛中,奖牌几乎全让北方人拿走了,此事引起了南方武林人的不满。
最后武术名家张占奎拍板:武术靠的是实力,这次就这样了。那为何黄飞鸿、叶问等在武林中并非头面人物但却能闻名于现代华人圈,反而北方籍真正的宗师级人物如王子平、孙禄堂、李书文、程廷华、郭云深、尚云祥等在现代社会中武术圈外默默无名呢?这都是拜发达的香港影视业、高水平的香港武打片导演、武术指导所赐。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对各种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作品还是不要过分相信为好,娱乐放松一下就行了,当不得真。
如果单凭一句话而不是武功就当上会长的话,万一有人来踢场子,总不能都叫手下人应付吧,自己从不敢出手的话那这个会长的宝座也坐不长久了。我觉得应是以高超的武功为基础,再加上锦上添花的一句话成就了大事。

账房:太极杨露禅有鸟不飞的绝技,麻雀在他的手里飞不起来是因为无处借力,老爷子还是功夫深呐。叶先生就像那只麻雀,我看这饼啊,是掰不开了。
评:有这种说法,武术高手的听劲、化劲练到高水平时就可以达到鸟不飞的境界。因为鸟起飞时不只扇动翅膀,还需要双腿往下一蹬才能飞起来。高手让鸟站在手心上,当感觉到鸟要起飞往下蹬时,把手稍往下一沉,这样鸟蹬腿的力量就被卸掉,鸟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掰饼比试的是听劲,这种比法很适合身份地位高的人,因为不必抡胳膊动腿的,既不易搞脏身子弄破衣服有辱大家风范,更不易伤人或伤己或两败俱伤,还有利于放水让叶问胜出。表面上看是叶问掰裂了饼,实际上是宫老爷子让了叶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把名声送给了叶问,这是真正的大宗师,武功既高,人情世故又精,不过未伤在外人手中,倒死在大徒弟拳下,可惜!(本文来源于武医日记公众平台)。
叶问: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在,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你说对吗?
评: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还可传遍世界;不管用的话就算武林盟主由南方人担任,北方人也不会学南拳(事实上,北方练南拳的并不多,除体工队有的武术套路比赛运动员或体育院校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外,民间自愿练南拳的并不多)。
中国很多高校很久以前就开始给予外国留学生超国民水平的待遇,想想当年读大学本科时,中国学生住的是破旧的五六十年代的所谓的苏式筒子楼,而外国学生住的是条件超好的公寓楼,拿的是比中国学生多很多的补助,还有外国人专用的食堂。但见到的也只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而已,欧美国家的很少见,有几人会来?当然,优待外国留学生也许有政治上的考虑,这是领导们考虑的问题,与小老百姓们的关系不大。反观欧美国家对中国及其他穷国学生并无特殊待遇,甚至还会因国力、个人语言水平、生活习惯等有歧视现象,但各国学子还是拼了命考托考鸭考鸡往欧美大学挤,科研院校的中青年教师研究人员想方设法争先恐后地申请国家资助到欧美做博士后访问学者镀金为SCI论文奋斗等等,为何?别人的科技教育经济水平摆在那,全世界都看到,这是用宣传手段难以掩盖的。向来只有好东西才能吸引人,不善于吸收外界的好东西只会固步自封。
宫羽田:说得好!宫某赢了一辈子,没有输在武功上。没成想,输在了想法。叶先生,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希望你像我一样,凭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
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当一个人把全付身心投入到已确定的目标时,就连做梦都在想法子去实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可以豪不夸张地说,这句话成就了不少英雄豪杰、枭雄霸主、神仙鬼怪、牛鬼蛇神等等,当然也肯定毁灭了很多英雄梦、豪杰情,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也实现不了个人梦想。
但有梦想总比没有要好,有想念就有奔头。多少年来,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中,千回百转,亦悲亦喜,阴魂不散,赶也赶不开,撵也撵不走,今天终于想以一代宗师般的豪情表达出来。在出口之前,先闭上眼睛,深呼吸,气沉丹田,再绕几圈,突然爆出:我要中五百万!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做一回梦;有梦就有希望,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账房:宫宝森,一身武艺。马三得到了他的刚劲,女儿得到了他的柔劲,是六十四手的唯一传人,一手叶里藏花更是防不胜防,一个女子在金楼摆下霸王夜宴。就是让你非出来不可。
评:不管形意、八卦或是太极、八极在技击训练和使用上都是刚柔相济的,过刚则易折,过柔那就无法打人了。蓄劲时肌肉放松,出招到打击点的瞬间才一紧,打出寸劲。刚是包含柔的刚,柔是韫藏刚的柔,刚和柔并不能截然分开。就象太极双鱼图的阴阳两条鱼那样,柔能在瞬间转化为刚,产生所谓的惊炸劲,刚也能瞬间消散变成松柔,避免劲力僵死在肌肉中。有没有可能老师只教某人刚劲而不教柔劲或反过来只传柔劲不传刚劲呢?或者说,有没有可能徒弟只得了老师的刚劲而得不到柔劲或反过来只得到柔劲得不到刚劲呢?除非老师不想教徒弟实战技击或者徒弟水平差学不到手。还是那句话,高水平的实战技击中刚柔是不分家的,不能分也无法分。
宫二:叶先生,给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希望你可以举一反三。
叶问:千古无同局,叶底是否能够藏花,有机会我们再印证。
评:叶(腋)底是否能藏花,一看使用者的水平,二看应招者的能力。如果使用者水平高于应招者,应招者当然躲不过这暗藏的一招,反之则使用者的这一招就只能是花招而无实效了。
比武过招当然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而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未胜先考虑败,准备好退路,胜则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败则虚晃一招,鞋底抹油,开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回去练好再来较量。当然,鱼死网破般的性命相搏除外,那只能孤注一掷,不留余地了,成败生死也许就在一瞬间。
旁白文字(叶问写给宫二的信):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
旁白文字(宫二写给叶问的信):一约既订,万山无阻。
评:柏拉图式精神恋爱法,旁人看起来很浪漫,当事人就不一定爽了,也许是不够刺激吧,一个是有妇之夫的婚外情,另一个是有未婚夫之女子的南国之恋,两人都可说是武迷甚至武痴,是同道中人,若能走到一起,相信会爱情事业双丰收。当然,为了让故事更传奇更精彩,千万不要节外生枝地想象叶问的娇妻耍赖耍泼、哭天抢地、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无需考虑宫二小姐的未婚夫是否也是武林高手,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怀揣一口杀猪尖刀去找叶家花心大少拚命,讨回公道。
不过有时悲剧远比喜剧更能震憾人心,对观众的影响/杀伤力更强,换句话说,更经典。因此导演、编剧不会让观众费神去想象那么多的花边故事,而是让这对民国武林的神雕侠侣只能相恋不能相爱,只能眉来眼去不能比翼双飞,只能在比武场上拳掌交加而不能在风月场中肌肤相亲,一切为经典服务,一切向票房看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北方剽悍女与南国多情男的情投意合、心心相恋就只能任由观众自己去发挥想象力了。
在旧时代,要等到心都快冷了一封情书才能寄到,再加上遵教守礼的社会风气,双方暗生的情愫也只能在梦境中疯长了,在人前必须道貌岸然,作谦谦君子/窈窕淑女状。如果这种恋情发生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应该非常有可能迸出火花。双方的甜言蜜语,不管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不管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还是轰动型全裸式的,一天之内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话语、短信、QQ、EMAIL等交流个千儿八百次的,量变引起质变,最后极有可能由纯语言方式的精神交流跃变为另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刺激更刻骨铭心也更有实质性结果/晶的交流方式。所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手段实现心中的痴心妄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2-19 20:39 , Processed in 0.0763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