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誓言无声》、《暗算》、《潜伏》之后,又一部谍战精品剧《黎明之前》正在多家卫视播出,尽管才播了一半,但很多谍迷已通过网络在线看完了全剧,并在百度贴吧盖楼讨论,讨论帖已超过两万篇。本报记者昨日专访了该剧的导演刘江和主演吴秀波,他俩就网友热议的考验智商像美剧、人物设置似《潜伏》、结局仓促显粗糙等问题一一回应。
质疑一:
披着谍战外衣的推理剧
《黎明之前》 打破了惯常的谍战剧叙事套路,没有一味的酷刑审讯,而是通过人性的角度展示了一群英雄们的形象。由于该剧节奏快,有美剧的风格,被网友冠以史上最“牛”的披着谍战外衣的推理剧。网友CR潇潇说:“《黎明之前》简直是在摧残我的智商和脑神经。”还有网友搞笑地总结: 导演是看过《24小时》的, 编剧是看过《数字追凶》的,丁三是看过《秘密部队》的,齐佩林和孙大浦是看过《兄弟连》的, 段海平是看过《犯罪心理》的,刘新杰是看过《人人都爱雷蒙德》的,李伯涵看的肯定是英剧《新福尔摩斯》,不仅学着破案,还学着“吸毒”。
导演回应:没想把观众往沟里带
这部谍战剧出自《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导演刘江之手,不少观众有些意外;而观众对剧集如此细致的反馈,刘江导演也有些意外,“我看网友讨论得特别热烈,大到人物的兄弟情,小到刘新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台词‘撒由那拉’的由来,一些分析完全超出了编剧和导演的预先设定。还有观众没搞明白剧情,来回快进快退看,其实我们真没想弄那么复杂,没想把观众往沟里带”。刘江表示,拍这部戏的初衷就是为了好看,而不是给观众讲大道理,“这部戏引发了观众对于信仰和人性的讨论,但这与我的初衷不符。我最大的宗旨就是好看,娱乐比什么都重要”。
质疑二:
带着《潜伏》烙印的架构
许多观众表示该剧和《潜伏》有些相似:“同样是敌人心脏里的潜伏者,敌人是一个站长和他领导的三架马车。《潜伏》里是老谋深算的吴站长,《黎明之前》里有个不苟言笑的谭局长,手底下齐佩林八面玲珑,孙大浦马马虎虎,连李伯涵的高智商也和《潜伏》中的李涯如出一辙。”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名叫戏作三昧用戏谑的口吻这样对比两部剧的区别,《潜伏》和《黎明之前》的关系: “余则成的小眼睛挪到了谭忠恕身上,穆晚秋的大眼睛挪到了顾晔佳身上,廖三民的英俊挪到了刘新杰身上,吴敬中的肚子挪到了孙大浦身上……”
导演回应:兄弟情《潜伏》可没有
在刘江看来,《黎明之前》和《潜伏》是一个菜系里两道完全不同的菜,剧本在《潜伏》播出之前就已经完成,“这种兄弟对垒、亲人敌对带来的情感上的撕扯,是先前包括《暗算》、《潜伏》在内的谍战剧都不曾涉足的”。从目前观众的反馈来看,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发生在我方卧底人员和国民党“同事”之间的兄弟情谊。扮演刘新杰的主演吴秀波说,《黎明之前》之于其他谍战剧很不一样的是,两方最大的对手建立在兄弟一词身上。
质疑三:
结局草草收场遭诟病
看《黎明之前》确实比看《潜伏》费脑子,所以很多观众对结局期待颇高,但看到29集半时,突然水落石出,让不少观众匪夷所思,“用了29集半的时间试探刘新杰,结果不到半集就用很粗糙的证据把李伯涵毙了,感觉是草草收场。”不少观众认为该剧的软肋是结局:“结局那场戏是整部剧中最做作的一场,根本没有解决枪伤和电话这两个最有力的物证直接指认刘新杰的问题。而且过于神化‘水手’,把自己死后的事情说得那么准。”
导演回应:看结局要换个视角
刘江提醒观众,看大结局的时候要换一个视角,“因为我们都知道刘新杰是中共卧底,所以就会特别在意枪伤和电话这两个对刘新杰不利的证据。但是,站在谭忠恕的角度,李伯涵也有嫌疑,他可以栽赃刘新杰,而且他让谭忠恕身败名裂,再加上‘水手’的供述和从解放区回来的卧底的供述,更增加了李伯涵是卧底的嫌疑,所以才会被谭所杀。”刘江还强调:“谭忠恕很精明,但是人在冲动之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是正确的。谭忠恕撤退到台湾后,他会意识到这中间是有纰漏的,李伯涵是冤死的。”○新报记者|黄笑宇|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