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9|回复: 0

《哈利·波特7》票房惨淡 零点场上座率不到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1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利·波特》零点场上座率不到50% 赚票房得靠周末



哈迷们买到零点首映的电影票后兴奋不已。


 与全球同步公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今天凌晨起正式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算上时差因素,中国内地的观众将比北美的观众提早12小时看到新鲜出炉的《哈7(上)》。不过,就记者昨日从沪上影院了解到的零点预售情况而言,被视为11月票房扛鼎之作的《哈7(上)》并未出现大家期待的火爆。

  本报见习记者 杨欣薇

  本报实习生 丁嘉 记者 马骏 摄

  截至昨晚7点,记者从各大影院了解到《哈7(上)》的票房预售情况只能用一般来形容。星美正大影院453人的IMAX厅卖出了200多张,UME新天地影城165人的厅也只卖出了50%左右,最凄凉的当属上海影城,450人的厅只卖了24张,而去年曾拿出1350人超大厅座零点场的大光明电影院甚至在今年不再为《哈7(上)》设置零点场。

  对于这样的境况,上海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分析:“从十一小长假过去以后,市场一直偏冷。《危情时速》、《生化危机4》、《守护者传奇》等三部进口大片虽然占据的票房比例大,但真正的票房并不突出。大家都期待《哈7》炒热票房,但总有一个预热期。加上第二天是工作日,除了铁杆哈迷,熬夜看电影的人不多很正常。”吴鹤沪指出,《哈7》真正的票房表现还要等19日正式上映后才见分晓。

  零点首映的时间尴尬,可票价可丝毫不打折,哈利·波特的死忠粉丝除了年轻白领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观众,动辄上百的票价也是令他们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除了电影票,晚餐、夜宵、出租车夜计费七七八八算在一起,两个人看一场电影的开销很可能超过500元。对于精打细算的观众来说,等电影上映后,无论是部分影院的9.9元特价场,还是特定时间、日期的半价场,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市场】

  唤醒中国电影市场功不可没

  今晨零点,《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正式登陆全国各大影院,为2010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大关添砖加瓦。自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以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经在中国内地卷走超过5亿票房。带着黑框眼镜的哈利·波特不但是亿万中国孩子成长的记忆,也伴随着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从不足10亿到冲刺100亿的成长步伐。“唤醒中国电影市场,《哈利·波特》这样的好莱坞大片功不可没。”电影学者葛颖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十年。

  1994年,首部分账大片《真实的谎言》进入中国,激发了中国观众对于大片的热情,开启了西方大片登陆中国市场的序幕。“哈利·波特赶上了这趟通向‘中国市场大开发’的列车。”葛颖分析道,奇幻的故事,华丽的大场面,炫目的特技,魔幻大片的包装非常容易将正在成长中的中国观众吸引进电影院。“除去小说的吸引力,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中国的成功并不是个意外。”

  多年来,哈利·波特一直被认为是针对低龄市场的“儿童片”,对此,葛颖非常反对。“‘低龄’的普遍定义是低于16岁,在中国可能更低。但其实,《哈利·波特》的消费主体是由大学生和年轻白领组成的青年市场。”葛颖指出,他们在过去正是最热衷看碟的一群人,他们观影习惯的改变,是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复苏的重要原因。

  分析《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来说,有几个时间点不容忽略。2003年《哈利·波特与密室》上映,也就是在这一年,《哈利·波特》的出品方华纳公司入驻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外资的进入,促使各家星级影院纷纷提升软硬件的服务质量。随之带来的是观众重新回归电影院。“之后的两年,《十面埋伏》、《天下无贼》、《无极》相继出炉,内地电影票房持续增长,国产电影的票房开始超过进口片。”葛颖表示,这样的现象,离不开好莱坞电影的刺激,“唤醒中国电影市场,哈利·波特这样的好莱坞电影功不可没。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一窝蜂炮制超级大片。”

  2007年与2009年,《哈5》、《哈6》分别与《变形金刚》、《变形金刚2》正面交锋,虽然落败,但两部电影票房双双破亿并实现持续增长,再次确认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强劲影响力。“今年,面对《生化危机4》、《守卫者传奇》等电影夹击,《哈7》的压力反而不大。真正的挑战来自于12月初的《赵氏孤儿》。”葛颖表示,在多年的发展下,国产大片已经具备了与好莱坞大片正面冲撞的实力。

  【关键词:情怀】

  黑暗情怀凸现成长的阵痛

  《哈7(上)》的公映开启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漫长告别的序幕。不过,相比之前每部电影上映前哈迷的狂热与欣喜,这一回,伤感的情绪弥漫了哈迷群。“从小学到高中,最期盼和最激动的事就是《哈利·波特》有新的书,或新的电影上映。可随着最后一本书出来后,这种心情变了…突然觉得属于我们的哈利·波特时代就要结束,那个陪你长大的男孩就要抽身离开,对待新电影的心情很矛盾很复杂……”一位哈迷这样说。

  “人总是对熟悉的事物依恋,因为安全,分享成本低。”中国社科院学者、影评人杨早将这样的情绪归结于情感惯性。杨早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哈利·波特现象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哈利·波特的持续走红和金庸武侠系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配制方案如下:一个(或一群)起点低下但资质不凡的主人公,一个正邪对立的世界,一次次阻挠主人公成长的危机,一次次机智英勇的化解以及由此带来的经验和财富。最后是登顶或升级。”

  虽然直接用公式总结了《哈利·波特》的故事,但杨早绝不认为《哈利·波特》是一部供孩子消遣的无聊作品。“像罗琳、金庸那样的聪明人,决不肯落入大团圆的窠臼。我早就猜到罗琳不会让光明成为全系列的唯一色调,她会让黑暗色调逆袭,甚至最终也不让正义完全战胜邪恶,以区别于好莱坞善恶有报的肤浅。”

  十年来,观众同小哈利一起长大,随着电影风格越来越黑暗,哈利和他的朋友也在经历成长的阵痛。正如杨早一贯的审美趣味,他最钟情的就是《哈利·波特》电影改编中的这份“黑暗情怀”。他说:“电影令我心潮澎湃的,就是整个世界其实面临被摧毁。这个时候,很多使命都压到了青年人的身上,要靠他们去拯救世界。这个拯救世界的使命,和我们日常的、平庸的、平凡的像流水一样前进的生活,是构成一个矛盾的。成长的矛盾是非常痛苦的,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1-17 09:34 , Processed in 0.1092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