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1|回复: 0

2012年中国有哪些动作大片上映 2012国内有哪些动作电影上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调查》第42期:三战一追 2012华语警匪片前瞻



 2011年,《窃听风云2》票房冲破两亿,成为有史以来在内地公映的最卖座华语警匪片,但在整体产量及类型发展上,警匪片却有些举步不前,近三年票房虽不断攀升,市场比例却全无进展。从2010年到2011年,警匪片在全年总产量中竟从2%跌落至0.5%!如何让警匪片求存于市场?成为电影人需深思的命题。

  今年1月《逆战》抢闸而出,之后有《毒战》、《寒战》及《大追捕》陆续到来,已然宣告2012年华语警匪片热潮的兴起:自2003年的《终极无间》至2011年的《窃听风云2》,每年于内地影市公映的警匪片平均只有1-2部。这四部警匪片而在风格、剧情、阵容及场面等环节,塔门更是各擅胜场、各有千秋,因此有业内人士预测:这个统称为“三战一追”的影坛现象,将为暗涌四起的华语警匪片迎来一次全面爆发的机遇!

  警匪再起银幕风云,观众影迷为此欣喜之余,亦不免疑问:“三战一追”将如何为类型片再扛大旗?比起过去的类型风潮,此番崛起有何独到之处?又能否进一步影响未来的华语电影面貌?本期新调查,新浪娱乐将与读者探路华语警匪类型片的未来走势。

  策划/新浪娱乐策划组   责编/陆姝   文/阿蒙

《逆战》走的是国际范儿  “三战一追”——2012警匪片重头戏

  《逆战》:进军国际(终极预告片)

  作为2010年华语警匪片第一“战”,《逆战》比起导演林超贤过去如《证人》、《火龙》及《线人》等作品,少了细致的实感、沉郁的气氛、冷峻的布局及残酷的人性,但增添了激情火爆、动感猛烈的通俗吸引力,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非但是首部打出“火爆贺岁”旗号的华语类型片,更是2000年至今所有在内地公映的警匪片中规模最大的一部。

  近十年来,华语警匪片虽有《新警察故事》、《男儿本色》、《全城戒备》等主打火爆动作的作品问世,但严格来说,期间真正乐此不疲地演绎此风格者惟陈木胜一人;此外,陈木胜的警匪片不乏大场面,但往往只在香港上演,绝少远赴海外,虽说“凸显本港特色”,但屡次翻来覆去,观众亦难免认为这不过是其如《冲锋队怒火街头》或《特警新人类》等旧作的“加强版”,缺乏新意十足的亮点。

  另一方面,《无间道》成功救市之后,警匪片在创作上渐以“斗智”取代“斗勇”,其后,剧情复杂多变、逻辑缜密有序、人物忠奸不清、气氛迷离沉郁等元素陆续被融入《终极无间》、《双雄》、《黑白森林》、《三岔口》、《卧虎》、《兄弟》、《门徒》、《窃听风云》乃至《窃听风云2》等片中,并赢得一系列商业成功。不过,此类风格至《窃听风云2》已是巅峰,如何另辟蹊径?无疑是2012年华语警匪片面临的一大话题。

  事实上,“另辟蹊径”正是《逆战》的优势所在:整体风格近似《职业特工队》、《谍影重重》等好莱坞式特工片,以利用变种致命病毒布下国际阴谋的剧情则有如《极度惊慌》等悬疑惊悚片,而正邪两派在中东及马来西亚上演街头飞车、枪林弹雨、惊天爆炸甚至军队战争,更是将港式枪火与西式动作合二为一,加上充满“香港特色”的兄弟情仇,可谓从头到尾皆充满“大片气息”。

  更重要的是,《逆战》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林超贤控制跨国题材的功力,包括活用约旦与吉隆坡实景,与当地政府和影人默契配合,又在闹市封路拍摄飞车、枪战甚至直升机大追击,甚至连国外的房屋街道、病毒中心、警署监狱等建筑都拍出强烈实感,视觉观感不逊好莱坞大片;而比起上世纪90年代尝试过此风格的香港导演如林岭东、唐季礼等,林超贤更是近一步将《逆战》面貌提升至国际水准,因而在近年尤其强调“港式”的芸芸类型片中,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当然,林超贤终究是来自香港的导演,故《逆战》除贴近好莱坞格局外,亦不免受到其偶像林岭东与恩师陈嘉上的影响:例如特种部队户外协同作战,便与当年陈嘉上执导的《飞虎》风格不谋而合;层出不穷的飞车场面,则是重现林岭东当年的拿手好戏;而饰演兄弟的谢霆锋与周杰伦恩怨情仇纠缠不清,更是林岭东拍《圣战风云》及《极度重犯》时已设置的人物核心;更何况,《逆战》于中东及东南亚拍摄,更近乎在向赴波兰华沙取景的《圣》及以菲律宾为主要舞台的《极》致敬!

  由此可见,此番林超贤拍《逆战》,绝非盲目抄袭、模仿好莱坞,而是对港美两地的电影素材无疑融合得更加妥善,至低限度在满足影迷对港式警匪的情怀之余,欣赏到众多不逊好莱坞的大场面,相信如此尝试,将为华语警匪片带来不一样的新意。

《毒战》是杜琪峰首部重返内地的作品  《毒战》:回归内地(独家探班视频)

  自1997年“银河映像”成立后,身为核心的杜琪峰,在数年间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先后拍出《暗花》、《暗战》、《PTU》、《大事件》、《神探》等独树一帜的警匪片,由此成为扭转类型片风貌的开路大旗手。

  然而,由于太具“作者本色”,杜琪峰的电影往往躲不过审查制度的留难,因此其进入内地市场的影片难免被删减得缺斤短两,久而久之,在观众影迷眼里,杜琪峰的电影只要进入内地,则“势必”遭到和谐,那么与其在戏院里看阉割版,不如在家等港版下载看得欢。几年下来,在国内戏院公映的杜氏作品便陷入一个“既定”的命运:观众口碑不俗,影院票房不佳。

  2011年,尽管《单身男女》取得近亿票房,杜琪峰却并不乐意靠如当年《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那种明显为市场而拍的商业片进军内地,但国内市场在审查制度与观众口味方面又不允其拍摄太个人化的电影,何去何从?

  因此,《毒战》便成为杜琪峰的“两得”之作:既可拍他擅长的警匪题材,又不至于太强调个人风格,藉此赢得市场青睐。而此番为杜琪峰保驾护航者,亦正是曾制作过多部内地警匪剧的海润电影公司,其作用一方面在于为《毒战》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另一方面又能为杜琪峰在风格上融入内地市场提供支持,至低限度胜于老杜独力摸索。

  但《毒战》依然有其优势所在:其一,这是继《神探》以来杜琪峰与韦家辉首次真正携手的警匪片,四年磨一剑,水准自具保证;其二,《毒战》在场面上走的是“火爆”之路,既一反《暗花》、《非常突然》或《神探》等以创意取胜的类型片,回归至《大事件》那种酣畅淋漓的枪战场面中,而看过《大事件》的观众影迷,亦不会怀疑杜琪峰控制火爆场面的功力;其三,《毒战》可谓近十年来唯一一部以香港影人为主要创作阵容,但从头到尾全在内地取景的警匪片,而对杜琪峰来说,更是继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后三十年来的首次尝试;其四,《毒战》既然以“毒”为片名,则意味着杜琪峰在剧情上已跳脱《非常突然》及《大事件》那种以劫匪或“大圈仔”为反派并与警方连场枪战的套路,上升至缉毒打黑的写实话题阶段,何况《毒战》本身枪战场面甚多,因此让杜琪峰用港式枪火包装社会事件,本身就是一大看点。

  如今,《毒战》各方面虽仍处于保密阶段,但作为杜琪峰首部重返内地的作品,兼为警匪题材,是否将为整个华语警匪类型片的水准及技术取得突破,无疑最值期待。



  《寒战》:扎根本土(爆炸戏视频花絮)

  比起林超贤的国际视野及杜琪峰的回归内地,《寒战》无疑是一部很“香港制造”的警匪片,除由香港电影公司(安乐影业)巨额投资,及由香港巨星担纲主演,影片的剧情亦围绕香港警界及廉政公署展开,甚至两位导演(梁乐民、陆剑青)亦曾为多部香港电影担任副导演工作,可谓不折不扣的“本土组合”。

  据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寒战》在剧情及风格上与当年的《无间道》颇为相似,尤其某件重案引出警界“内鬼”作祟的安排,更是警匪片最典型的“边缘人”模式,何况本片有郭富城、梁家辉、李治廷、彭于晏、林家栋等加盟,加上客串的刘德华,“三大影帝”加新生代偶像的阵容搭配亦不难让人联想到“无间道”系列的“四大影帝”及陈冠希、余文乐等年轻影星。

  乍看之下,《寒战》在创作过程中或确受到《无间道》影响,但归结台前幕后主创的说法,《寒战》实则是一部既延续《无间道》路子,又在许多方面极力与《无间道》“划清界限”的警匪片:当中,最与之不同者便是“一件劫车案牵连全港警界”的剧情设置,与近年众多同类影片比起来,脉络无疑更接近上世纪8、90年代一系列抨击港英政府体制、批判执法部门贪赃枉法的作品,既敏感复杂又触目惊心,而这亦是《寒战》的首要看点;此外,从《无间道》到《窃听风云》,这类讲究“文斗”的警匪片对动作场面往往点到即止,但此番《寒战》却在延续冷静沉着的“斗智角力”风格基础上,加入许多飞车及爆破场面,力求将上世纪类型片热衷的“火爆”与2000年后类型片强调的“高智”融为一体。

  事实上,以香港为警匪对决舞台的类型片已开到荼微,若欲在同样的城市背景下拍出新意,则如《寒战》般牵涉更深层次的社会话题,无疑是较有变化的尝试,而这能否成为未来华语警匪片的另一大“风向标”,亦待时间考验。

《大追捕》力求融合港式警匪与日式推理  《大追捕》:港日融合(先行预告片)

  较之其他“三战”,《大追捕》牌面稍显“冷门”:导演周显扬此前只拍过一部《杀人犯》,好在有张家辉及任达华两大实力派金像影帝助阵。不过《大追捕》依然有其独到优势,即跳脱火爆枪战、高智棋局及国际格局以外,进一步强调剧情的悬疑性及谜局的复杂性,并通过“抽丝剥茧”的叙事发展,挖掘观众追看下去的好奇心,换言之,即编导先为观众设下“谜局”,继而让观众随着片中人物的行动及心理变化一并“猜谜”,到最后再由编导借高潮“解谜”。

  这种创作方式,显然从日本侦探电影(或如《金田一探案》、《名侦探柯南》等动画)中得到灵感,而与“谁是内鬼”这类粗糙俗套的警匪悬疑概念相比,也显然更进一步;此外,《大追捕》亦加入不少香港电影热衷的动作及追逐元素,力求融合港式警匪与日式推理,颇有“另塑警匪片风格”的野心。

  事实上,《大追捕》在创作难度上较许多同类影片更甚。毕竟诸如枪战、追车、爆炸等已是港产警匪片的旧招式,而这些素材往往毋需突出逻辑合理与否,只要导演、摄影及动作指导现场配合妥当,后期剪辑与音效制作成本充足,以现今技术拍出实效难度不大。因此,《大追捕》能否在形式上真正为华语警匪片带来演变,真正的决定因素仍在于剧情及悬念。

  无论如何,《大追捕》的概念及创意,在近年类型题材缺乏突破的环境下,无疑难能可贵,至少,它指出了另一条可行之路:除真正意义上的侦探电影,及长期停留在身份揣测上的正邪对峙,推理及警匪实则有更佳的融合方式。

  五大策略前瞻:警匪片将来怎么拍?

  2012年初,“三战一追”尚未爆发,有关华语警匪片的话题已此起彼落,当中,“怎么拍?”尤让观众影迷争相谈论。

  警匪类型发展多年,曾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创意题材,而曾在产量及质量等方面造就的蓬勃局面,亦一度将警匪片提升到与国际水准分庭抗礼的高度。然而,CEPA签署之后,受审查制度影响,警匪片获准拍摄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少,而在2011年,《窃听风云2》票房冲破两亿大关,亦让不少业内人士思考:此后,由《无间道》开创的风格模式或将逐渐衰落,未来警匪片欲在市场上赢得关注,是否仍有其他可行之策?

  确实,面对水土不服、审查限制、题材重复等多年来“如影随形”的弊病,华语警匪片必须找到几条有效策略,才能令此类型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发展下去,无论结果事半功倍抑或事倍功半,至少在下一阶段的创作环境下,能为华语影人找到一些“生存之道”。

  策略壹:群星荟萃

  近三十年来,强大的明星阵容往往是警匪片得以卖座的“法宝”。仅以流行歌星为例,从80年代的谭咏麟与张国荣,到90年代的“四大天王”,再到2000年后的谢霆锋、蔡卓妍、王杰、陈慧琳、任贤齐等,都先后参演过多部风格各异的警匪作品,当中更不乏卖座超卓者;此外,成龙、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等卖座巨星,也都有担纲多部警匪片的经历,可以说,“明星效应”曾多次成功将警匪片推向市场巅峰!

  此言非虚,2002年的《无间道》便是新世纪警匪片活用“明星效应”的首个典范:影片打出的“四大影帝加盟”招牌,在当时低迷不堪的香港电影市道可谓一剂强心针,而此阵容亦无疑对5500余万的票房贡献良多;其后,《无间道2》又推出“三大影帝、两大小生及一位影后级女星”的阵容,票房亦超过2500万;到了《终极无间》,则进一步打出“六大影帝合演”的招牌,结果非但高踞2003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更是首部在内地收入破三千万的类型作品。

  事实上,在《终极无间》之后,港产警匪片在内地市场的反应依然有限,以2004年来说,除《新警察故事》达到4300万元票房,其他公映的同类影片都未能达到千万。因此,从2005年始,进入国内的警匪片进一步提升了演员阵容的规模,如《三岔口》找来郭富城与吴彦祖、《宝贝计划》推出成龙与古天乐、《伤城》组合梁朝伟与金城武、《导火线》以甄子丹搭配古天乐、《门徒》在古天乐与吴彦祖的基础上加上刘德华,直至《窃听风云》,“刘青云+吴彦祖+古天乐”的阵容更被观众称为“铁三角”…

  从票房数据分析,以上影片票房及口碑大都相当可观,足见明星阵容强弱与否,对类型片所获的关注程度而言影响甚大。近年,随着华语片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更多电影人亦沿用这条直接而有效的制作策略,因此,纵观今年的“三战一追”,明星依然是其最大卖点之一。

  策略贰:取材电视

  以香港为代表的华语警匪片得以在上世纪70年代始创出佳绩,本土电视工业带来的影响尤其深远:1976年,无线电视(TVB)创立“菲林组”,鼓励新锐编导用电影胶片拍摄剧集,由此催生出《CID》、《国际刑警》等别具一格的影视作品;与此同时,丽的(亚视前身)也制作多部以新闻事件为蓝本的电视剧,包括《大丈夫》、《十大奇案》及《十大骗案》等,这些电视剧除在当年大受欢迎,担任其监制或编导的谭家明、许鞍华、严浩、章国明、麦当雄、黎大炜等青年影人亦在数年后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锋干将。值得一提的是,从章国明的《点指兵兵》及《边缘人》,再到麦当雄的《省港旗兵》等,其充满实感的特色皆与他们昔日的电视作品不谋而合。

  其后多年,警匪电影在此基础上渐做到独当一面,电视工业的影响逐渐削弱,2009年,无线重打“邵氏”招牌复出拍片,首当其冲便将因电视剧《学警狙击》风靡全港的“Laughing Gor”搬上银幕,并为之安排了一个“前传”。然而,观众起初对这部取材荧幕的速制之作并不看好,认为这不过是占了剧集角色深入民心的便宜的捞钱行为,但《Laughing Gor之变节》公映后,香港票房竟打败大制作《窃听风云》,非但一跃成为当年暑期档卖座冠军,更跻身全年华语片票房季军(仅次于《家有喜事2009》及《赤壁决战天下》),可谓大爆冷门!

  得利可观的邵氏自然看得准这条策略的可行性:其一,从热门电视剧的情节延伸出电影题材,既不必承担重新创作的风险,亦能吸引大批港剧迷支持;其二,由电视演员搭配实力影星的组合成本显然低于邀请天皇巨星,对整部影片的投资而言压力不大;其三,此类影片规模不必“精益求精”,剧本亦不必精雕细琢,因此从拍摄到上映只要两到三个月便足够,比所谓“大制作”省力得多;其四,邵氏本身拥有较完善的产业链,因此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影片的盈利空间…

  以上种种,皆促使邵氏于2011年底推出热门剧《潜行狙击》的电影版《Laughing Gor之潜罪犯》,而据本地开画票房来看,无疑又是一盘可观的生意!此时,不少观众及业内人士亦注意到,这种“占小荧幕便宜”的做法虽则投机,却为类型片提供了商业“捷径”,而较之《窃听风云2》等而言,更是既不在乎内地市场,又期盼票房取胜的港产警匪片的一条妙策。



 策略叁:品牌营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港产警匪片便深谙“品牌营销”之理,既首部影片叫好后,会在其后数年陆续拍出几部续集,借此打造系列品牌,因此,诸如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吴宇森与徐克的“英雄本色系列”、麦当雄的“省港旗兵系列”、陈嘉上的“飞虎系列”等,皆是“品牌营销”的成功案例。

  但2000年之后,纵观芸芸港产警匪片,大可发现进行“品牌营销”者仅有连拍三部的《无间道》,其他反应较佳如《枪王之王》、《伤城》、《线人》、《门徒》、《保持通话》、《男儿本色》等,都无真正意义上的“续集”面世,直至2011年《窃听风云2》在内地及香港票房高收,才真正为此类型带来新的品牌,由此可见,在市场空间与题材突破等因素影响下,警匪片欲打造赢得内港两地市场青睐的系列,绝非一蹴而就。

  当然,面对在内地市场受众有限的警匪类型,能用以“品牌营销”策略的最佳手段,便是趁热打铁、吊足胃口:以《窃听风云》为例,在其票房攀升期间,导演麦兆辉、庄文强便宣称“若观众支持将拍续集”,其后身为出品方的博纳影业亦表示将投资拍摄《窃听风云2》,此言一出,便众多钟意“窃听”的观众自然雀跃;而2011年推出《窃听风云2》时,麦庄一方面以“窃听”为核心承接上集,另一方面又重新撰写剧情的做法,又让不少观众好奇不已,继而拉动了影片的关注度,加上此前对第一集津津乐道的观众继续支持,《窃2》得以收获更多观众群,实非偶然;此外,《窃2》卖座之时,麦庄依然放出预告:未来不排除拍《窃听风云3》!如此强调品牌效应的手段,自然为“窃听三部曲”的诞生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而对出品方而言,观众既然对前两部如此喜欢,即便日后为第三集投资更多,亦可减少票房风险。

  可见,维持警匪类型在市场(尤其内地)上的影响力,以质量为首、话题跟进的“品牌营销”是一个可行度甚高的策略,而“窃听”之后是否将陆续有其他警匪系列推出,亦为不少观众影迷期待。

  策略肆:风格特色

  风格实质是任何成功的导演都需要构建的重要元素,但纵观2000年后至今的警匪片,却可发现,已有数位中生代的香港导演凭借其较稳定的风格特色,在华语电影市场上占得越来越重的位置。

  多年前,观众只要一看导演是吴宇森,便知其描绘警匪关系必定主打“浪漫”;只要一看导演是林岭东,便知必定主打“爆裂”;只要一看导演出自麦当雄一派,亦便知必定主打“写实”,这正是他们沿用的“风格化”策略而收获的效益。如今,擅拍警匪的诸如陈木胜、林超贤、尔冬升、麦兆辉及庄文强等,亦采取与前辈同样的策略征战内地,因此,看过《新警察故事》、《男儿本色》及《保持通话》的观众,会清晰认同陈木胜的风格为:连场火爆枪战,大量飞车撞车场面,层出不穷的高难度危险动作,及效仿好莱坞大片的摄影技巧及剪辑节奏;看过《证人》、《线人》及《火龙》的观众,会清晰认同林超贤的风格为:强调写实气氛,崇拜重型枪械,直面血腥残酷,兼有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看过《旺角黑夜》、《门徒》及《枪王之王》的观众,则会清晰认同尔冬升的风格为:细节真实可信,情节一波三折,且对社会话题拥有批判性;至于看过“窃听”系列的观众,亦慧清晰认同麦庄的风格为:偏重剧情铺垫,对白胜于动作,逻辑交织有序,背景沉重宏大…。如此看来,“风格化”实可谓热衷警匪题材的导演“一举两得”的创作策略,既赢得市场青睐,亦不违背自己的特色。

  当然,靠偶尔一部警匪作品而能在市场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实例并未没有,如《导火线》的叶伟信、《兄弟》的赵崇基、《卧虎》的麦子善等,虽然只是少数;另一方面,亦非每位拥有“作者本色”的导演拍摄警匪片都能取得成功,例如为影迷推崇不已的杜琪峰,其《PTU》、《大事件》、《黑社会》、《神探》等类型作品在内地票房尽皆不佳,原因便在于其个人风格太本土化,进入内地往往遭审查留难,而观众亦宁愿期待出港版DVD,如此循环,何以突围?因此,今年杜琪峰便携手曾制作多部警匪剧集的海润电影炮制《毒战》,企图将其风格特色与内地市场妥善融合,而此举一出,亦足以证明“风格化”策略本身的可行性及包容性。

  策略伍:大片范儿

  多年前,观众更倾向于突出本土特色的警匪片,因此诸如吴宇森的《英雄本色》、林岭东的《龙虎风云》、麦当雄的《省港旗兵》、陈嘉上的《飞虎》、杜琪峰的《暗战》等类型作品,叙事舞台皆集中于香港,但都受到观众欢迎,便能证明这一点;反之,当年旨在提升警匪片背景及规模的影片,却往往不为观众欣赏,因此诸如林岭东的《圣战风云》(对抗国际恐怖分子)、《极度重犯》(阴谋家策划海外排华骚乱),王晶的《惊天十二小时》(异地拯救政治人物),麦当雄的《黑金》(描绘台湾“大选”黑幕)等,若非票房惨败便是口碑不佳,亦能证明这一点。

  香港电影市场在接受度上的国际化,显然早于内地数十年,故当时观众与其看香港导演拍“好莱坞式”警匪片,不如去看一部令他们倍感亲切的港式警匪片,由此方令本土类型创作蓬勃一时;但在内地,不少观众对警匪片留下深刻印象,却多数源自好莱坞大片,因此若欲吸引其入影院,除却其他要素,能否有一个“庞大”的背景甚至“国际化”的规模,亦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反之,若警匪片一概强调所谓“香港特色”,只会让内地观众感到水土不服。

  因此,纵观2000年后的芸芸警匪片,大可发现片中设置的阴谋变得越来越大:《新警察故事》的少年帮残杀整队香港警察;《男儿本色》匪徒杀警炸车后劫走上亿美金;《门徒》有跨国毒贩布下庞大交易网;《全城戒备》让生化人破坏香港治安;《枪王之王》抢去价值数亿元的外汇本票;《窃听风云2》更让大BOSS曾江大呼“我们如果不行了,整个香港都会垮!”而这些影片在票房反应来看,则明显胜于“扎根香港”的《证人》、《火龙》、《三岔口》、《兄弟》、《卧虎》等。警匪片走“大片范”,可谓提升未来类型走势的又一良策。(阿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1-23 19:26 , Processed in 0.1257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