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时色彩斑斓的金刚鹦鹉“Rio”正翱翔于天际,整体大盘亦高歌猛进地爬升至1.16亿美金。回首今日,由于《饥饿游戏》让一干新片沦为炮灰,续航能力的不足让本周出现了自“游戏”上映以来,首次单周收入负于去年同期的情况。而这一状况很有可能会一直延续到五月暑期档正式开始!
本周冠军依然是“老不死”的《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在公映了整整一个月后狮门影业总算是减少了影片的公映规模,但即便如此也不过是缩减了221家而已,象征性地将总体院线规模降到了4000家之下。《饥饿游戏》第三周票房收入下跌35.1%,呈现出完美地后续吸金能力。第四周周末三日入账2150万美金,翻身压制2003年的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位列影史第四周单周收入榜第十一位,这也是自去年年初《阿凡达》以来的第一个“四连冠”选手,截止本周末北美地区的累积票房已经上升至3.37亿美金,位列影史北美地区收入榜第22位,继续向4亿美元大关挺进。
本周亚军是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出品的“耍贱”喜剧《三个臭皮匠》(The Three Stooges),本片在3477家院线公映,以单馆4918美元的成绩于周末三日收割1710万美元,位列“装逼”类喜剧影片开画榜第八位,次于《糊涂神探》(3868万)、《百货战警》(3183万)、《G型神探》(2188万)、《白头神探2》(2081万)、《粉红豹》(2022万)、《动物园看守》(2006万)以及《失落之地》(1883万)。虽然放眼TV剧改编领域,《三个臭皮匠》的表现实属一般,但却是导演法拉利兄弟二人少有的优秀作品。总体而言,“装逼”路线影片向来是以一位or几位主人公的“装疯卖傻”为唯一卖点,其间可随意搭配动作、性、血浆、国际阴谋乃至超自然等配料元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憨豆特派员1、2》),当然也有将个人肢体的“玩虐”发挥到极致的特例(如《蠢蛋搞怪秀》),所以在三位主演名气不大但表演拼命的“感召”下,北美观众还是给足了面子,但相信下周的跌幅亦不会太小。
《林中小屋》
由“雷神”同志出演的青春惊悚题材影片《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本周在2811家院线公映,成功拿下1485万美金的票房,单馆成绩顺利反超第二名《三个臭皮匠》。虽然逊于大多数狮门影业出品的惊悚系列,如《电锯惊魂》系列、《人皮客栈》系列、《血腥情人节》等等,但却在惊悚-喜剧类题材开画榜上排到了第七位,仅次于《惊声尖笑》第三、第一和第四部(开画都在4000万以上)、《捉鬼敢死队2》(2947万)、《僵尸之地》(2473万)和《惊声尖笑2》(2050万)。要我说来《林中小屋》的卖点无外乎以下几点:床戏、血浆、超自然、黑色幽默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其实发展至今青春恐怖片实在难以出奇出新,但以上几个卖点足以将绝大多数的青年恐怖片粉丝拉进影院,再加上少有的出色口碑,从而造就了本周这为数不多的亮点。
接下来就要说说正在我国疯狂肆虐的《泰坦尼克号 3D》(Titanic 3D),本周立体化的大船相比上周下跌33%,创下3D转制重映片中仅次于《狮子王》的最低跌幅(狮子王为27%),公映十二天后总收入4440万美金,顺利将本土总票房抬升至6.45亿,赶超《阿凡达》的梦想依然遥遥无期。相比于北美地区的“平静”,立体大船在我国的表现已然不是“疯狂”可以形容!公映首日便拿下7500万元左右人民币的票房(约合美元1100万左右);相传周六当天的单日票房突破1.22亿人民币,截止周日晚总票房突破5亿元人民币,顺利刷新天朝历史上的单日、首周票房纪录,在以我国为首的海外票房支撑下,全球总票亦房马不停蹄地向20亿美元奔去,具体统计数字将会在几天后公布。我同样是周六(16号)与同事在上海观影,观影前先被天雷三次,不知诸位朋友有没有同感。第一雷是赫然发现身边的同事们看过大船的竟然寥寥无几!鄙人办公室更是创下了仅我一人看过的惊悚纪录(注:办公室中绝大多数是与我同龄的80后);第二雷是赫然发现很多吵着要看的朋友,竟然都以为立体大船是找来当年的演员们重新翻拍!在我满头黑线地解释过后,失望地表示弃看的不在少数……第三雷是当我走进影院,赫然发现一张电影票卖到120元!而前两天的《诸神之怒》等3D场次还是80元水准,此等趁火打劫的卑劣行径着实没品,这样一想,倒也不难理解天朝动辄上亿的票房纪录从何而来。不过说回电影本身,观影前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与想法,对于3D的期待度亦没有多高,仅仅是出于一种怀旧的习惯坐进影院。但从影片开始的那一刻起,我才明白中国人为何如此疯魔。在电影开始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我一直处于心跳加速的负荷状态。并不是感慨于影片本身,而是十多年前无数的记忆奔涌而出,足以让人发疯般地搜寻银幕上的每一个细节。正如文革结束后,一部日本电影《追捕》火遍中国的大街小巷,那是源于长时间精神匮乏后的渴求。而在20世纪的末端,开进中国的《泰坦尼克号》同样在一代人的灵魂中烙下印记,那是源于世纪交替时,中国人对开放式艺术理念的好奇(当然还有人类情感中最本质元素的共鸣),而当十多年后她再次驶来,激发的恐怕不仅仅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