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0|回复: 0

2012年度电影盘点:国产电影有点囧(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6 16: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峥

二张分手


 之所以说2012国产电影有点“囧”,当然跟创下华语片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有很大的关系,这部横空出世的喜剧片让所有人的眼镜碎一地,即使最大胆的预测者在上映前也不敢预言该片票房能破10亿元。另一方面,2012国产电影也呈现出一些令人深思的“囧”况,如“二张”分手、“水军”浮出水面、分账纷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2013年的国产电影任重[微博]而道远。

  □策划/统筹 马泽望 温金良

  超级新导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徐峥[微博]

  初当导演的徐峥一夜之间灸手可热,他执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为首部票房破10亿元的国产片电影。影片中,他写信请来客串的范冰冰与王宝强[微博]海滩嬉戏一幕更成为影片的亮点之一。

  仅仅在最卖座华语片宝座上坐了半年时间不到的《画皮2》也是出自新生代导演乌尔善之手,当然外界评论该片的成功时是贬多于褒。

  2012年对于中国电影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毕竟一年中能够两破国产电影史上最卖座纪录(《画皮2》和《人再囧途之泰囧》)是相当难得的事情,而且还出现了首部单片票房破10亿元的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两次破纪录的作品不是出自张艺谋、冯小刚[微博]和陈凯歌[微博]等名导之手,而是出自两个新导演之手,他们堪称2012年的超级新导。其中,《画皮2》的导演乌尔善之前只导过一部片,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导演徐峥之前的主业是演员,这部片还只是他跨界执导的处子作。

  然而,2012年这两部片的横空出世是否意味着国产片质量有了长足的长进?答案当然是不尽然的,《画皮2》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可以证明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卖座力是相当可观的。虽然有人将票房破10亿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捧为“神作”,幸好该片的导演徐峥保持了难得的清醒,直言“有点过”,“我就是想拍一部正常的电影,期待它有一个正常的结果,可现在是超出正常了,变成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这是我比较担心的。我担心别人最后对这部电影的判断变得不准确,过犹不及。现在这个事情已经变成一个事件了,它已经不是一个电影了”。

  的确,纵观《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所有成功要素,与类型定位、故事设置、演员阵容、宣传手法、档期选择等元素比起来,影片的质量反倒是所有成功因素中最弱的。正如徐峥而言,他只是想老老实实做一部标准的类型片,类型片往往是卖座力计算最为精准的片种,正如每年的好莱坞暑期档都能出现几部票房好到爆的喜剧类型片,如《宿醉》系列等等,随便一部都能卖个两三亿美元,换成人民币也就是十几亿元。

  在为徐峥和乌尔善叫好的同时,也得清醒地看到,《画皮2》和《人再囧途之泰囧》虽说相继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标杆,但并不能作为国产电影成功的教科书。相对来说,《人再囧途之泰囧》比《画皮2》对国产电影更有启示作用,《人再囧途之泰囧》在烂片丛生的国产片中只是讲顺个故事、不炫技、接地气,这是所有国产片都能做得到的,只要导演或编剧们能实实在在地讲好故事就可以做到。反观,《画皮2》的成功则在某些方面映射出国产片和内地电影市场的劣性,它的高票房一方面得益于3D的高票价,《画皮2》遭人诟病除了转制的伪3D效果,还有逼人看高价电影的“不放2D版本、只放3D版本”策略,这种把观众当傻子的手法固然能成功一时,但却不能永远成功,正如后来效仿打3D牌的《太极》系列和《血滴子》更未能取得像《画皮2》那样的票房成功。《画皮2》的高票房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档期的保护政策,虽说“国产保护月”的说法没得到过证实,但《画皮2》的的确确在上映期间没有遇到引进片的冲击。

  当然,《画皮2》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就是该片以制片人为中心,不论在市场定位上、确定故事走向以及演员阵容、决定导演和档期,都能以市场作为先决导向,影片从一开始就由制片团队操控全局,导演最后才加入的,这也是好莱坞惯用模式,这种模式更多以普罗大众口味为导向,更少加入导演个人表达,使得《画皮2》起码在观赏上是一部赏心悦目的标准商业片。就这方面而言,《画面2》又强过《人再囧途之泰囧》,《人再囧途之泰囧》更多是体现了导演徐峥对市场的把控力。对于今后的华语片而言,或许最好的学习模式是“徐峥式导演+《画皮2》式制片人中心制”。信息时报[微博]记者 马婷

  二张分手 电影圈神话的破灭

  张伟平和张艺谋是中国影坛的“黄金搭档”,从惺惺相惜的结缘,到亲密无间的合作,16年间拍出11部影片,不少都是中国电影史中必将留名的作品,还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勾勒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但两人最终仍然没能走出合久必分的怪圈,两人的“分手”弄得漫天风雨,其过程满足了不少八卦人士的好奇心,也留下了差不多贯穿大半年的谈资。

  对于中国电影而言,“二张”的分手可以说是电影圈曾经的商业神话的“破灭”,毕竟《英雄》开创了中国大片的商业元年;同时,也可以说是华语电影的一次“进化”,“二张”的组合其实与当初改革开放初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的“个体户”一样,他们也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让中国电影朝着商业化前进。然而,十多年之后,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桎梏两人的发展,正如张艺谋在分手后抱怨被过度商业化题材困住了手脚,而张伟平也复制不了以往的商业成功模式,《金陵十三钗》便是最好的明证。其实,对于中国电影而言,“二张”分手对中国电影发展是好事,张艺谋可以拍更多他想拍的电影,而张伟平可以继续拓展他16年来建立起来的“制片人中心制”营销体系,只不过张伟平遇到的挑战将远大于张艺谋,毕竟现在他的对手都变成了像华谊这种专业化的公司。

  没了国师 张大炮也少了份量!

  “二张”分手,大众看来张伟平无疑是失势的一方,毕竟他的新画面十几年来的主营业务就是一个张艺谋。没认识张艺谋之前,张伟平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与张艺谋搭伙之后,他更成为非常有名的一个商人。这么多年来张伟平炮轰言论不断,一方面固然是来自他的性格,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张艺谋这个镇宅之宝给他的底气。

  张伟平有很多个,但张艺谋却只有一个,这一点连新画面旗下的艺人也看得清清楚楚,像倪妮[微博]、窦骁、周冬雨[微博]等演员凭借张艺谋的电影走红,在“二张”决裂后,到底跟哪一张走,恐怕也不需要多言。难怪张伟平不但找不到张艺谋,连这些演员也都碰不到边。如果这些演员再一走,新画面剩下的东西就真没什么了,难怪张伟平悲愤莫名,要连番借媒体发声,声讨张艺谋的公司没有经纪资质,是“皮包公司”。跟张艺谋沾边,张伟平的这番“炮轰”当然还会引人关注,但与此前他挟国师之重,对影市和院线各种言论的份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重获“自由” 张国师再返巅峰?

  2008年执导奥运开幕式后,张艺谋的个人声望达到一个顶峰,也收获“国师”这个名头。但他赖以起家的电影本行,则已经多年未见起色。张艺谋近几年的几部作品一直是毁誉参半,从《三枪拍案惊奇》的荒腔走板,《山楂树之恋》的淡而无味,再到《金陵十三钗》的用力牵强。跟巅峰时期相比,张艺谋不但没有风格的固守,电影类型的尝试,于他不是进化而成为个人品牌的异化。张艺谋自己未尝没有看到这些东西,与张伟平的合作除了得到资金上的支持,创作的自由也受到一定的干涉。这些当然是电影制作应有的代价,并不能简单地以好坏论之。而重获“自由”之后,张艺谋的电影不乏金主,但能否找回创作的力量,光靠钱恐怕并不能轻易解决。

  好莱虎扩军 保护难助国产片自强

  2012年中国内地总票房再创新高,将超过160亿元。尽管12月的国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十二生肖》表现给力,但今年国产片的总票房不敌进口片已定成局。自从2002年起,国产电影年度总票房每年都会超过进口片总票房,但2012年这一局面首次被逆转,新增14部进口大片是直接原因,也让中国电影人把好莱坞叫成“好莱虎”。

  今年对国产电影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年,因为中美电影新政的出台,在原有20部进口大片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14部特种大片的引进,这14部电影多是3D或是IMAX电影,从今年的票房表现来看,对国产片的冲击相当大。尤其是上半年,4月10日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受到观众热捧,本该5月10日下线的该片两次延映直到6月4日才确定下线。这部旧片在中国捞得超过10亿元票房。4月18日上映的《超级战舰》也斩获3亿多,这两艘大船横冲直撞,一堆国产中生代中坚导演的作品被撞得苦不堪言,管虎的《杀生》、杨树鹏[微博]的《匹夫》、宁浩[微博]的《黄金大劫案》的票房都远不如预期。除了这些传统型的视觉系大片成为吸金大户,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文艺深沉,但对影片主题讨论形成观影热潮,意外地赚到盘满钵满,在中国收入近6亿,与3D《泰坦尼克号》一样都超过了在美国本土的票房成绩。它还生生地压住《一九四二》,让冯小刚的这部野心之作竟然罕见地没有成为哪怕一周的票房冠军。

  进口大片的增多使得国产片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而工业制作和剧情结构上的露怯使得大多数国产片都是能躲则躲的态度。调档期成为最简单和省事的做法,都要躲好莱坞大片,势必只能是自家人火拼,扎堆上映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影市的常态,在暑期档和贺岁档显得尤其突出。不论“保护月”是不是得到有关方面的承认,这两个档期确实回避了一些极有可能横扫票房进口电影,其实在大多数国家都有这种保护国产电影市场的做法,因此也并不需要特别忌讳。但好票房仍然需要好作品来说话,今年的暑期档和国庆档在时间上与空间上虽然屏蔽了好莱坞片,但大多数国产电影显然并未能够从中受益,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成绩也远远不能令人感到满意。

  一方面有“优惠”国产电影的档期,另一方面让进口片自相厮杀也是中国市场应对洋大片扩军的方式。八月底《超凡蜘蛛侠》与《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同日上映,紧接着安排了《普罗米修斯》和《敢死队2》,十月底《谍影重重4》、《暮光之城4》、《全面回忆》并肩亮相,“自相残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好莱坞大片的票房,但仍然无阻它们在2012十大票房电影上挤占七席的强势表现。今年的电影档期乱字当头,暑期档缺乏有影响力的进口大片让观众无片可看,“后暑期档”的密集排映让观众来不及看。虽然出发点是希望国产片能够对抗好莱坞,这种方式是否有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对于国产片的“保护”有没有起到作用?国产片的质量有没有因此而提高?结果摆在大家的面前,也需要管理者做出更灵活务实的处理。

  对于国产片来说,提到票房上的应对,最常见的应该就是档期的选择。如果某时间段有票房吸金能力强的进口或国产大片,则避之不吉。今后随着进口大片数量的增加,给这些国产片的腾挪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另外中国电影市场排片的随意性很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空降一部什么电影进来,这也给那些想取巧的电影增加了撞墙的机会。但如果电影真的受欢迎有实力,其实放在什么档期都不怕,就比如《失恋33天》与几部好莱坞大片放在一起也能够在票房上遥遥领先,打铁还需自身硬,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需要多想想怎么提高影片质量才是根本。

  水军事件 “黑水”“白水”都丢人

  由于年底《泰囧》和《十二生肖》两部国产片的给力表现,中国电影2012年票房超过160亿元,不出意外,中国在2013年就将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票房地。钱少有钱少的憋屈,钱多有钱多的烦恼。《泰囧》的导演徐峥虽然年底每晚睡觉都要笑醒好几次,但这样的幸运儿别说一年一个,可能十年才碰得上一回,热闹的中国电影更多要面对的国产片八成亏本的尴尬现实。具体到每一部电影来说,怎么样把底先垫上,才能再考虑地主家的余粮那点事。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年的水军疑云和分账之战也就显得并不出奇了。

  票房分账这点事,其实一直以来都不缺少话题。而片方跟院线抢票房这方面,张伟平是先驱,从《英雄》开始,他就跟院线要重新票房分成,其后张艺谋的几部电影票房分成都是受到区别对待,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张伟平又单挑八大院线,总体结果还是基本上遂了他的愿,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对其它国产片争取票房分成也有帮助。

  不过2012年的分成之争闹得相对大一点,因为2011年是张伟平单挑,2012年则有点群殴的架势,在贺岁档即将到来前,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等五大发行公司日前联合要求提高电影票房分账比例,而十三家主要院线也抱团应战,当然这种大张旗鼓地“撒娇”一般都不是真心想咬回一块肉,能捡回两块骨头就心满意足了。果然,这场纷争以所谓“阶梯分帐模式”达成和解。票房分成之战有点像分猪肉,菜板上这块肉,你切多一块,我自然就少了二两,但还有大把电影想摆上案板来当猪肉都不能,大片可能跟院线抢那一两个百分点,但不知多少小片主动跟院线少分点,只要能给它排映就可以了。最终仍然要回到电影本身,就像《泰囧》称霸12月一样,说什么都没用,得观众想看喜欢看愿意买票,真金白银收在手里,再说如何分猪肉才有意义。
  网络水军也不是新鲜事,比如2011年4月底,电影《关云长》片方宣布悬赏十万元,捉拿“水军”黑手,2011年的国庆档,《白蛇传说》与《画壁》也有“黑水(专给差评的网络水军)”话题。虽然“电影水军”这一现象存在已久,但从未有正式现身。不过,《王的盛宴》却曝出组织了“口碑维护”团队在豆瓣、时光网上为电影刷分,这也是首次有片方承认自己雇佣“水军”。

  就《王的盛宴》这部电影而言,让电影“水军”正式浮出水面似乎是它在2012年留下的最深印迹。作为这部影片的导演,陆川[微博]一直给人爱惜羽毛讲求格调的印象,雇佣“水军”似乎有损他作为导演的骄傲,而另一方面,惜身的他也不想影片评分被其它方的“水军”打压下去,毕竟是自己的作品,太低的评分不可能看得下去。陆川的做法似乎还保持了一定的姿态,他的水军是“白水”不是“黑水”:只维护《王的盛宴》的评分,不去黑别人。但是“水军”就是“水军”,这些不是出自于真正观众的真正评价,如何能真正反映这部电影的真正位置。好电影应当有自己的自信,所谓的“口碑维护”是低估观众的判断力,究根到底还是对自己作品的不自信。 信息时报记者 陈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1-19 19:24 , Processed in 0.0813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