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4|回复: 0

经典电影翻拍接踵而至 专家:非纯商业考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9 17: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经典电影翻拍热潮接踵而至 专家:非纯商业考量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本月初,经典悬疑影片《东方快车谋杀案》新版上线,紧接着本周末,迎来了吴宇森导演《英雄本色》的重映。再次,下周日本经典电影《追捕》的翻拍版本上映。为何影视圈一直对翻拍和重映青睐有加?

  这周五,周润发、张国荣主演的老电影《英雄本色》全新修复版登陆全国院线重映。1986年,《英雄本色》在香港上映,以3465万的票房创造年度新纪录,还斩获了金马、金像等6项大奖。谈起31年后影片在内地浓情回归,导演吴宇森无限感慨:“感觉不可思议,30年后依然还能再放映,大家还记得这部电影,让我们有机会重温旧梦。”

  从《英雄本色》到《变脸》,吴宇森“黑风衣、大墨镜”的经典元素以及动作片浓浓的人文情怀,开创了独特的“吴氏暴力美学”。怀旧完吴宇森的老片子,下周五,他翻拍的日本经典影片《追捕》也即将上映,“我拍这个最大的目的就是向当年日本经典电影、向高仓健致敬。”

  最近一段时间,电影院迎来了经典老电影花样翻新的小高潮。从已上映的谍战电影《密战》、悬疑经典《东方快车谋杀案》到新版《追捕》,接下来还有贺岁档徐克监制翻拍1982年袁和平的《奇门遁甲》,丁晟导演的《英雄本色2018》也将在明年初上映。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分析,高知名度、自带流量是被翻拍电影的共同特征,品牌效应和“情怀”因素,让影片宣发更精准,投资方赚钱更有保障,“在这两年IP热的大背景下,与其辛苦做一个新项目,可能品质还不如原来的,不如找一些已经得到成功验证的作品,更为保险。比如流行音乐,老歌翻唱,用已经成名大家喜欢的歌曲进行独特诠释,可能会得到更多认可。”  

  专家:经典电影翻新 高知名度、自带流量系共同特征

  老版《追捕》1976年从日本引进后,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新版《追捕》杜丘的扮演者张涵予,仍记得当年满街剃着寸头、把风衣领子立起来的男孩。在他看来,单凭“追捕”这一片名,就能吸引一大帮人进入影院,“我配音演员的路是因为《追捕》。我可能比别的人更深刻,看了40、50遍这个电影,为了背台词,一遍遍坐在电影院里。我能从影片第一句台词,一直背到最后。”

  新版《追捕》引入现代时空背景,把原版故事用现代方式重新设计。吴宇森认为,一是可以回归自我风格,二是也可以弥补30多年前拍摄技术的不足,“30几年前条件有限,而且我们编剧把这个故事改动的很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像《追捕》对于原著全方位推翻类型的翻拍,常常存在于跨越十年以上的现代题材影片中,目的是将目标受众从父母辈转移到年轻观众身上。不过,这种做法难免引起老影迷的不满和抗拒,因为对他们而言,珍贵的回忆可能只剩一首主题曲或者几个画面。

  这一波翻拍、重映热潮中,不约而同都是致敬70、80年代,和过了30年又流行起来的喇叭裤一样。在索亚斌看来,电影圈也存在着一种“流行周期”,“20到30年以前的作品会拿出来,再近一些就不行了。与一代人长大有关系,比如《大话西游》《东邪西毒》《英雄本色》是70、80后观众在成长过程中,最早开始接触的商业电影,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李道新表示:“彻底推翻,只保留原著名称和基本设定,所有时空、人物关系都重新来过。”

  电影圈也存在“流行周期”重拍经典助力代际传承

  这一波翻拍、重映热潮中,不约而同都是致敬70、80年代,像过了30年又流行起来的喇叭裤。在索亚斌看来,电影圈也存在着一种“流行周期”,“20到30年以前的作品会拿出来,再近一些就不行了。与一代人长大有关系,比如《大话西游》《东邪西毒》《英雄本色》是70、80后观众在成长过程中,最早开始接触的商业电影,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与大范围改编原著不同,还有一种翻拍,努力的方向恰恰最大限度尊重原著、保留故事和人物主要脉络、还原经典。比如正在上映的、翻拍自1974年同名作品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不仅完整保留原著故事情节,还原时空人物,甚至和老版一样,请来了当代全明星阵容。


  然而,这种做法也时常并不讨巧,不仅受制于观众先入为主的审美,更容易被批评“商业心机远远大于创意能力”。索亚斌认为,“翻拍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原作名气太高,缺点也成了特点;新片子与原作不同点也成了缺点,这其实有点不讲理。比如《东方快车谋杀案》,没办法做大的改动,因为故事基本内核设置非常精巧,如果改的特别有新鲜感,就没办法传递出原作的神韵。”

  还有一种翻拍从未停止,就是对于世界名著的翻拍。搜索《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你必然会发现各个时期改编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种种形式的作品五花八门。文化总在传承中,老片的故事和情感或许属于上一代,用重拍经典完成代际传承和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索亚斌指出:“英国特别典型,为了让年轻人接触到本国的文学经典,基本上十几年拍一次。也不是纯商业考量,只是拉开十几年距离之后,代际成长不同了,接触这一类的观众变了,需要一些新因素。”

(责编:kit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1-17 18:42 , Processed in 0.0816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