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6 13: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里森·福特作品,中国内地首部引进片,有空下载来看看。
附:记中国内地首部引进片《亡命天涯》
■楔子
1978年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大陆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如洪流般的前进,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对于文化消费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即由集体化走向个人化,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舞厅电视,桌球摇滚等过去被错误批判封杀的物质拥入千万百姓家。与此同时,传统的文化产物在遭受着残酷的冷淡和埋没,杂技表演,戏曲歌剧,当然还有我们要说的:银幕公共电影
当时的情况是:电视已经开始普及各个家庭,人们宁愿在家中观看影视剧,而不是破费越来越贵的票价;内地片质量每况愈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内地就从没有接受过一流世界别国电影的恩泽,以前是以影片交换,后来退步到买断二手影片;八十年代录像厅在内地的发芽崛起,则标志着大规模院线的集体跳水
■数字
1979年,全国电影观众人次293亿,而到1994年下降到3亿,这种局面标志着中国内地电影院线市场前所未有的萧条,几乎倒退回新中国成立前,然而历史就会这样悄悄的由少数人开始推动,进而演变成席卷全国的潮流......
■起因
1993年广电部发布文件,规定中影公司不再包销国产影片,但仍承担进口影片的统一发行职能。1994年中影获准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即后来俗称的“大片”。
美国影片在大陆提倡分账事宜由来已久,当年中影公司没有进行分账,坚持买断发行,一方面因为当时电影发行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购统销,不可能单独和外商进行分账,另一方面外汇额度的限制很难采取这一形式。
当时中国电影票房已跌到低谷,再不用进口片来促进市场活跃,民族的电影工业也会遭到打击。经过多轮的争论后,改革派逐渐占上风,1994年8月,广电部下达文件,明确提到进口影片采取分账形式,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外尤其是美国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第一部: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
经历挑选后,中影选择了在第六十六届奥斯卡获最佳男配角奖,全球进账3.6亿美元的《亡命天涯》,这部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电影由于不涉及政治思想,没有过于张扬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不涉及文化冲突与地域代沟,事后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进口分账大片
1994年9月,中影公司与华纳兄弟公司达成协议,按票房分账发行方式,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郑州、广州6座城市上映《亡命天涯》。
1994年11月12日,北京气温接近冰点.各影院突然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人们戴着帽子、裹着棉衣,在寒风中排起了队.热闹场面已多年不见. 这一景象构成了关于大片的最初的民间记忆.当天的电影海报上还写有“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的宣传语。
首轮上映只持续了7天,票房收入即达80万元。1995年元旦,《亡命天涯》复映,放映总场次499次,总票房140万元,日后累计票房达到2500万人民币的惊人数字,这个数字,足够说明引进片对我国经济强有力的刺激,趋势来了,挡是挡不住的
■ 尾声
往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尽管《亡命天涯》并没有日后引进片的火爆异常,但足矣代表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中国进口分账合法化,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开始由封闭走向正常化,虽然在十余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依旧不能在各方面完全的分辨是非,但也足够表明,中国电影产业由此伊始,在外引片强大的票房刺激下,奋起直追,算得上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公共文化改革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