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甘肃舟曲8日凌晨因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目前已致1156人遇难,588人失踪。11日以来,甘肃陇南等地突降暴雨,也引发了泥石流等灾害,造成30人死亡。
全球不少地方近年来也遭遇了很多罕见的突发灾害,引发人们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灾害应对,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外国在突发灾害应对方面有不少经验和教训,通过和中国近年来的救灾工作特别是舟曲救灾情况对比可以发现,如何实现高效和科学的救灾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很多国家有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构,灾害发生后可以统一协调和指挥。例如,美国有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负责大型灾害的响应、救援和恢复等工作。
但仅有协调机构还远远不够,还要看高层官员的相关决策以及科学评估和及时处置灾情的能力。
美国即将迎来“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五周年,美国白宫发言人13日宣布,总统奥巴马将于29日视察新奥尔良,并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美国各界就此展开了新一轮反思。“卡特里娜”灾害造成1600人死亡,经济损失750亿美元。联邦紧急事务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表现出官僚作风,阻碍了救援的进展。
事务署也未起到部门间协调配合的作用,以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无法有效判断灾情,灾区陷入无政府状态,署长因救灾不力引咎辞职。
突发灾害发生后,救援应是在和“时间与死神赛跑”。但据报道,美国白宫的救援指挥部在飓风袭击的36小时后才成立,并且决定“在第二天开展工作”。此次救灾过程也因此成为国际上的著名案例。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及时有效的帮助也很重要。巴基斯坦等地最近也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灾,但由于当地经济实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联合国等机构和其他国家支持。中国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此次舟曲泥石流灾害中,都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的慰问和资金援助。
然而,国际合作应不仅仅停留在派遣救援人员和提供资金物资等层面上,还要加速建立有关方面的灾害信息共享、协助政府制定减灾决策等一整套国际互助机制。
突发性灾害频发,也考验各国城市应对灾害影响的能力。此次舟曲泥石流就严重破坏了当地城镇。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负责人提出,城市应采取必要步骤制定减灾方案,包括评估学校和医院的安全性;建立和全面执行抗灾建筑标准和规则,以及土地使用规划原则;确保提高公众减灾意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