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0|回复: 0

北方七省旱灾,有多少人预见到其可能的巨大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7 1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的一年第一条大新闻是什么,原以为会是金融危机持续下的社会失业特别是农民工失业问题,却没想到是北方七省的大旱。新年伊始,中央连续第六年关于发展农业的一号文件出台的同时,各大媒体就开始报道这次旱灾了。这的确可以称为旱灾,而且绝对是一场大旱灾。包括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在内的七个省正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区,几乎代表了一年冬小麦的全部收成,但平均一〇〇多天的无降水或是微量降水,则是历史上都罕见的大旱情——又是一个“史无前例、前所未有”,这样的描述我们08年用过不少次了。媒体报道,北方七省有43%的面积受灾,姑且不论有多少压缩(压缩和注水都是根据需要),至少并不意味着其他57%就良好,北方粮食主产七省的受灾,也并不意味着北方其他省份甚至中部南部一些地区就未受其害,回溯过去的降水新闻就知道,这,是一场占全国大部面积的旱情。

   我首先想到的,是那句“多难兴邦”,在08年众多灾难和伤痛面前,这句话给了很多人也包括我很大的鼓励和安慰,并将希望寄托于新的2009年。然而,09年伊始的这场大旱却让人不由的生出祸不单行、天不作美、雪上加霜的抱憾,直接打击的是人们对09年的信心。许多人,比如我,虽然之前已经认识到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就业的打击,对“这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有了一些准备,但在政府不断的宣传、承诺和举措下,仍然保有一些希望,股市、房市或许到年底的时候会经过调整而回暖吧,各类社会事业和社会福利会因此契机而完善健全吧,腐败会因缓解矛盾稳定人民情绪的需要而受到抑制吧,在这场全球的金融灾难中,中国会成为最早复苏的国家并得到进一步的国际位置的提高吧。坏事里面找好事,政府希望我们这样想,很多人比如我也真的是这样想,毕竟我们是中国人。

   而这次旱灾的打击太大了,北方七个粮食主产省份是什么概念?一年中国内小麦夏粮生产的绝大部分在这里。七省受灾面积43%(姑且不论有多少压缩),而且越是产粮大省比如河北河南山东受灾面积越大有的地区甚至达到60%,这是什么概念?就像有网友指出的一样,这不是别的东西,是“口粮”。大面积的干旱,大面积的黄苗、枯苗,1.43亿亩,虽然我们的国家很大年年都有地方旱涝不均,可这个数字比去年多17倍,即便是以这个也有可能被压缩过的数字为准意味着什么?农业部的说法是“粮食减产2-2.5%”。可但受灾面积近半,减产2-2.5%,根本没有逻辑,总量43%的面积,大部是黄苗、枯苗,尽管政府也组织抢浇抢灌,但事实上对很多农民而言抢灌农田的成本早已超过了田地产出的价值,选择放弃的不在少数,这43%,很多可能是绝收,好也是减半,至于“减产2-2.5%” 的,最美好的可能,也许指的是另外那57%吧。当然,聪明的农业部门也没有把话说死,说的是“目前情况不再继续发展的话如何”,但又怎么可能不继续发展,旱情又怎么可能不发展,水从哪里来?一处旱或能从别处找水,可处处旱又如何办。发展下去,农业部门的减产数字大概会达到“10-15%”,顶天了,这是国情。然而还是那个现实的问题将需要所有人面对,这是人们的“口粮”,当中国夏粮小麦产量剧减小半或者好一些减产10-15%的时候,还能像某个专家建议的我们可以从国外买粮吗,又有哪个国家能供应得起这个巨大的数字?更何况,听说国外的日子也不好过,面包、土豆都涨价了。当然那位专家还可以有话说,说这是特例、百年难得一遇(插话一句,这两年间真是遇了好多个“百年难得一遇”,我不幸甚,全国人民不幸甚),是的,我们的专家们是很少考虑“特例”的,但我们所有人却都得面对这些“特例”,不得不面对。

   当去年年底大量民工返乡出现“返乡潮”的时候,专家说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拥有最好的土地制度,那些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起码还有土地,可以回乡种地,农村的家庭即便失去了打工的收入至少还有田地的产出不至于饿肚子,避免了失业的农民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可现在,当进城打工的农民也找不到工作,留守在家的老弱都无地可种失去收成,失去了保障生活的最后底线,这样双重的打击又有多少农民能承受得起,撑得住?当这么多巨量的农民撑不住又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和安抚会怎样?还有,作为一切的基础,粮食巨量受灾减产带来的还有很多,我们的CPI,我们的工厂企业,我们的GDP,我们的股市、房市……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2009年,至少从现在起,我将对之报以更严谨的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请大家牢记南瓜园网址 www.nan2008.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瓜园

GMT+8, 2024-12-25 09:57 , Processed in 0.0806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